作者:龙图娟

近日,隆回县人民医院胃肠镜室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成功为一例胃体粘膜下肿物患者实施内镜粘膜下挖除(ESE)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55岁的阮某,因胃部隐痛不适1年多,近来因时有呕吐于9月1日来隆回县人民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医师发现患者胃体前壁处有一大小约1.8cmx2.0厘米粘膜下隆起,表面光滑,触之可移动,超声内镜提示病变已经波及固有肌层,呈低回声改变。

经过前期评估,医师建议患者行内镜下肿物挖除术(ESE)治疗。当天下午,在静脉全麻状态下,医院胃肠镜室负责人贺国梁带领科室医护团队再次对患者病灶大小、形态进行仔细观察后,在内镜下以亚甲蓝+盐酸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射行瘤体边缘标记,以针刀模式逐层切开,暴露瘤体,再用IT刀模式将整个病灶完整剥离,创面行电凝及钛夹闭合,瘤体送病理检查。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术后未见不良反应,无疼痛、穿孔、腹部不适等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提示胃体间质瘤,目前已经顺利出院。

贺国梁介绍,医院胃肠镜室继3年前开展“内镜粘膜下剥离(ESD)术”以来,已经成功完成ESD手术100多例。自去年开始,科室又开展了操作难度更高的“内镜粘膜下挖除(ESE)术”,至今已陆续为数名消化道粘膜下肿物患者施行了ESE手术,成功填补了医院消化内镜在该项诊疗技术上的空白,使消化内镜下治疗业务更加广泛,标志着医院内镜诊疗技术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