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2日,主题为Beyond Imagination的至像科技品牌发布会,在北京今日美术馆拉开帷幕。北京大学视觉图像实验室、场景实验室、洛可可咨询与设计、谷仓新国货研究院、京东电脑数码等联合发布伙伴,在现场共话从打印到图像的思考,研究跨界价值共创。

发布会开始,场景方法论提出者、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带来题为《图像时代,场景驱动》的主旨演讲。从「场景品牌」的Know-How出发,讲述「图像」连接的场景智慧,如何进化数字时代的生产力新物种和生活方式新物种。

本文为《吴声造物》对研究观点的特别梳理,与你分享。

01 从打印到图像 : 是知识机器,更是话语结构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经曾在《娱乐至死》中写道,「奥威尔担心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谈论身处的「图像时代」,又如《英雄之旅》所提及,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真我」,其包含未来所有可能性,一个人一旦找到「真我」,便找到生活的中心,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带来强大力量。Beyond Imagination发布会举办在视觉艺术大师Erik Johansson的展览中,每一张图片前的「决策」,每一张照片的打印,如果仅仅认为是视觉艺术创作,就很难判断到底将如何启发关于未来的思考与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声《图像时代 场景驱动》主旨演讲©图源于至像科技品牌发布会

以此理解至像科技的全新进化,既是新物种爆炸2022中所定义的「知识机器」,也是「图像时代」的话语结构,基于图像的定义、预览、连接、决策——这的确让人重新想象、重新解构、重新理解此时此刻身处的「图像万物」。

当打印机不仅是知识机器,还是话语结构时,意味着必须在海量信息中完成精选。不论作业批改场景,或者茶饮咖啡、外卖自提延伸的图像打印需求,所有「信息」背后所隐喻的,是全新的场景品牌周期。理解场景时代的体验变化,在于品牌不再是Big idea,不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伟大创新,更多时候它如影随形,水乳交融在每一个熟悉场景,成为生活点点滴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茶定制杯贴与创意包装©图源于喜茶官方微博

02 图像时代,场景驱动

「数字生活的图像时代」形成的问题清单解决方案,似乎已成为最大共识。譬如一台打印机,怎么理解数据保护和隐私安全?怎样更加便捷形成场景解决方案?太多最颗粒度的场景,都亟待更加高效敏捷地去识别、连接和转化。

所以至像科技「知识机器」理解的背后在于,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确进入一个不可逆周期。就如2019年以后出生的小朋友,到现在为止所认识的世界,其实都是「非常生活」。函授成为常态,孪生式镜像学习是新生活的融合现实。

场景融合成为数字生活方式起点,判断生产力工具的必经之路。越来越多表达不再是天才的Leadership,而是基于社群的Communityship。新的协作关系表达也不在意硬件还是软件,或是软件驱动的硬件,软硬件一体化生态驱动的「场景协作」,成为数字时代生活标配。

03 图像场景生态 : 重新提粹日常生活文化图腾

对数字时代图像的深刻理解,关键是对于消费精神的进化,有足够敬畏和勤勉认知。建设「图像场景生态」,必须从一代人生活方式中,重新提粹新价值观和文化图腾。它是屏幕交互、数字美学与内容管理,也是家庭仪式、边缘兴趣和即兴创意。

关于数字美学的表达,就和Erik Johansson在今日美术馆的展览一样,需要给出完整体验设计,与设计语言的独特诠释。但这只是起点,所有数字生活本身的美好,都将基于手机,借由打印机,借由一次次海量图片精选,来表达最亲密的生活仪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奇梦幻境——Erik Johansson超现实主义摄影大展©图源于今日美术馆

无数小众边缘的兴趣、即兴的创意打动人心,而内心柔软今天可以被图像一次次连接,恰恰意味着对于图像时代所保有的认知,是客观、合理、精确、数据驱动的。以至像科技为代表的场景品牌,不断深入场景,解决具体而微的问题——当一个又一个痛点被真正洞察,一个又一个问题被艰难克服,唯有具体的「小确幸」可对抗绵绵的不确定周期。图像时代的知识机器,唯有深入场景的热爱与价值观,可以抵御岁月漫长。

“场景实验室官方账号,吴声与研究团队带来场景、新物种的最新研究成果。场景实验室是一家以场景方法为特色的品牌战略服务机构,提供场景研究、品牌策略、议题设计、势能传播等创新咨询服务。”

撰文 - 孙园 / 监制 - 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