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开平法院立案庭速裁团队采取诉前介入调解的方式,联合人民调解员“集约化”化解了12起劳务合同纠纷,将员工与公司的矛盾及时化解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高效保障了民生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久拖工资未付

多方协助完成立案

李某等12人均为超龄人员,多年来均在开平市某调味品公司从事车间制作、机械维修、销售等工作。2021年,该公司因经营困难,已超过半年无法支付李某等12名员工的工资报酬,累计金额达14万余元。

李某等人文化程度较低,草拟起诉状及提交证据材料存在困难,对诉讼流程亦不熟悉,在开平市法律援助处及我院导诉工作人员的协助和指引下,李某等12人顺利完成了诉讼材料的准备和相关办理流程。

诉前“速裁+快车道”

当场司法确认解民忧

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该12起劳务合同纠纷系列案进入诉前调解程序,由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工作。考虑到案件涉及工人权益,且案件事实清楚,为尽快化解矛盾,立案庭速裁团队提前介入该系列案调解,联动人民调解员共同研讨案情,快速开展核实欠款金额、修复失联被告、固定无争议事实等工作。

期间,市检察院对该系列案给予高度关注,分别向我院和案件当事人发出支持起诉书,支持李某等人提起诉讼依法讨薪,同时督促被告自觉履行义务、积极应诉参与调解。

现场调解过程中,速裁法官和调解员组织双方面对面摆事实、耐心沟通,讲理释法、积极引导,并针对被告拖欠工资行为的违法性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讲,从法律、情理等多方面反复做被告的工作,在法律威严震慑及法官和调解员的耐心劝导下,被告认可欠付工资的事实,双方达成分两期支付工资报酬的调解方案,并由速裁法官迅速对接,通过司法确认,及时固定联调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此,该12起系列案顺利调解结案,体现了速裁团队在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极大地缩短了案件办理期限,让案件走上“速裁+快车道”,提高审判效率的同时更高效保障了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撰稿 | 梁素娟、李辛堂

编辑 | 何超鸿、劳焕瑜

审校 | 关健湛、林玲玲

End

开平法院 ∣ 传播法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