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千年古县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孕育产生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

民间文化艺术及手工技艺

成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集聚区

一起来看看岐山有多少非遗项目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转鼓


鼓为我国古代“八音”之首,周公在晚年制礼作乐,从那时起就有鼓谱流传于西岐民间,岐山“转鼓之乡”美名源远流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转鼓作为省非遗文化项目,历史悠久,节奏明快,以粗犷豪放,激昂雄壮见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的美名远扬海内外以“白、薄、软、香”而闻名,具有筋道、柔软、凉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的特点,丰富的口感备受食客的喜爱,2011年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擀面皮从清朝创制起距今已历300余年,随着时代的变迁流传范围愈来愈广,遍及陕西城乡各地,走向全国各大中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被称为周文化的活化石,有着“神来之食”和“天下第一面”的美誉,制作技艺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岐山臊子面兼顾九大特点,酸香浓郁的口感别具风味,每一口吃下去都令人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油漆绘画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油漆绘画工艺就是在各种器皿的表面进行油漆绘画,突破了对器物本身的实用价值,使生产生活器具美感得到升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着一刮一抹 一刷一涂,一描一画,一雕一嵌,使器物焕发了光彩,这一工艺的产生和运用,从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用工艺的形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岐山空心挂面制作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条细心空,整体匀称,手感光润,干而无皱,直而不折,耐煮不糊,光筋爽口,不含任何添加剂,营养高,易消化……是岐山空心挂面的独到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王氏皮影制作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王氏皮影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在3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湛的皮影雕刻制作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皮影题材广泛,雕刻制作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方法,它的线条与着色,明显受到西周青铜纹饰影响,有很大气的张扬感。


岐山农家醋制作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醋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经拉曲、发醋、淋醋、放醋等9道工序,醋色黑红、酸中生香、香中微甜、营养丰富、久储不坏、愈老愈醇,是古往今来岐山人生活必备的调味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醋的酿制在西岐故土代代传承,至今岐山农家还保持酿醋的习惯,岐山醋是岐山历史的活化石,也是西岐美食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剪纸


岐山民间剪纸艺术流行广泛,花样精美。在多种剪纸艺术中,窗花是颇具特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别具一格的烟格窗花,也叫烟格或亮格,它造形生动,融北苍南秀于一体,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以其实用性、装饰性和艺术表现的丰富性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公祭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公一生忠贞无私,时刻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勇于牺牲自己,大德昭日月,大名冠古今,周公崇高的品德和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文化,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上述9个省级非遗项目
岐山还有很多市县级非遗项目
......

岐山油炸面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曲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青铜器复仿制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传统榨油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唢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锅盔制作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柳编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马勺脸谱、岐山刺绣、岐山编席工艺、岐山土织布工艺、岐山脊、兽、瓦制作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社火、岐山纸社火、岐山背社火、岐山宋村八社、岐山婚俗、岐山丧葬俗、岐山生育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花馍艺术、岐山烙画、岐山秧歌、岐山踏胡基、岐山民间锻造工艺、岐山石雕艺术、岐山砖雕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拜天地歌、岐山民间画工及沥粉贴金工艺、岐山竹编技艺、岐伯故里、岐山传统纸花制作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岐山方言、岐山高芯社火、岐山民间泥塑艺术、岐山拓片技艺、诸葛亮的传说。

-END-

编辑:李明倩 审核: 王龙
转载须告知并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信息来源:岐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如有侵权或转载版权问题
请及时联系微信运营方
宝鸡市旅游服务中心

以便我们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