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AI 最前沿发展趋势,保持自身技术领先性,一直是毫末智行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准则。在本届HAOMO AI DAY现场,毫末智行CEO顾维灏以《毫末和自动驾驶的3.0时代》为主题,分享了他对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趋势的洞察,并在行业内首次提出:自动驾驶已经进入数据驱动的3.0时代。

“毫末一直在为自动驾驶3.0时代做准备,在感知、认知、模式建设上,都是按照数据驱动的方式建设的。毫末所做的一切的,都是为了能够做出数据通道和计算中心,以便可以更高效地获取数据,并把数据转化为知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目前特斯拉已领跑全球率先进入自动驾驶3.0时代。而毫末最有可能成为中国公司中第一个进入自动驾驶3.0时代的公司。

“事实上,以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3.0时代将很快到来。”毫末智行CEO顾维灏认为可以将这近十年的技术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早期以硬件驱动的自动驾驶1.0时代;当下正在经历的以软件驱动的自动驾驶2.0时代;很快即将到来并将持续发展的,以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3.0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典型的技术特征,由于驱动方式和技术工具不同,表现出的技术高度与特征也明显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硬件驱动时代,自动驾驶行业整体处于探索期,缺少算法和数据的支撑,当时的企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受限于硬件水平,当时的企业只能通过在车端大量堆砌激光雷达等感知设备,提升感知能力;在认知上,也基本使用效率较低的人工规则方式。因此早期自动驾驶的车辆成本高昂且效果表现不佳,无法开展大规模的路测实验,自动驾驶里程规模仅仅在100万公里左右。来到软件驱动时代,受益于中央计算芯片算力的大幅提升,车规级传感器诞生,AI实现了在车端的广泛应用。不过在感知方向,各个传感器依然各自为战,在融合上无法实现前端数据共享;在认知方向,也依然以人工规则为主;不过由于整体成本的下降和效果的提升,自动驾驶里程已经达到上千万公里。

而自动驾驶行业即将面临的数据驱动时代,是完全不一样的时代,感知与认知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大模型和海量数据终于实现了“双剑合璧”。在感知方面,各个传感器之前完全打通,实现了感知结果的联合输出;在认知方面,也终于摆脱了过往的人工规则,用离线强化学习抽取驾驶常识,辅助以AI的实时计算,自动驾驶逐渐以更加拟人化的表现融入社会交通流中;而随着自动驾驶里程飙升到1亿公里以上,训练的方式与规模也从小模型少数据真正转向大模型大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领先技术的极致追求,不仅让毫末始终走在行业创新前沿,同时也在推动自身产品的快速迭代。正是基于过去一年多在训练平台改造升级、数据规格和标注方法的切换准备、针对感知、认知具体任务的模型细节探索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为现在毫末在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场景中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