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友的心中,重庆的路有多复杂,重庆的司机就有多牛。相比被称为“黄色法拉利”的出租车,“120”救护车不仅要快还要稳,救护车司机如何做到的?9月16日,上游新闻记者在全市首届院前急救大比武上一探究竟。

9月16日上午,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卫勤训练基地,一辆辆救护车正在进行比赛,比赛项目和大众日常的驾驶执照考试类似,有单边桥也有Z字绕桩,不过,这次比武中的项目更考技术。

在比赛路面上,约52米的道路被分割成三段,每段是宽2.6米、长10来米的通道,三条通道呈“z字状”排列。救护车要通过需要打两个急弯才行。救护车身在2米左右,通过2.6米宽的通道且不能碰触两旁的警示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电影《头文字D》中,男主角的车上会放上一杯水来展现高超的车技,此次比赛中,这成了一个重要的考察点,司机在进行Z字绕桩时,不仅要越快越好,在终点处还要测量水杯中剩下的水,来进行评分。

出发前,裁判将装有600毫升水的烧杯放在了救护车车厢的地上。上游新闻记者登上其中一辆救护车,救护车平稳起步后,几秒内就通过了第一段通道,为了进入第二段通道,司机打了急转弯,但速度却并没有大的变化,放在地上的水轻轻晃动却并未洒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过完两个急弯,走完Z形路,记者在救护车内除了在转向时有些感觉,其他时候非常平稳。到了终点,600毫升水没有洒落一滴,而从起步到终点用时不到30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裁判介绍,该项目是为了模拟救护车在城市道路中遇到的真实路况,急弯多、道路窄的情况下,要求救护车能又快又稳地护送病人。

据悉,除了救护车驾驶技能的相关比赛项目,重庆市首届院前急救大比武还围绕院前急救反应速度、现场处置规范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核心技能,设置了心肺复苏、创伤急救、气管插管等比赛科目,全市40个区县、9家市级医院共49支院前急救队伍,147名医护人员和辅助人员参加了比赛。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畔在大比武启动仪式上提到,重庆正在深化院前急救供给侧改革,推动全市院前急救高质量发展与全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有机融合,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统筹城乡、上下联动、快速高效的院前急救网络。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甘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