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寅,山东宁阳人,现居天津。中国社会科学院MBA,国际财务管理师(IFM),第一经济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当代宏观经济学者,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控制论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新宏观创建者,储备需求倡导者,指出储备需求为第四大需求,它实现了对消费不足的价值补偿,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路径。专著《新宏观主义》,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7月。合著《草野集--中国经济再出发》,新华出版社,2016年12。

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为了维护自身霸权,美国开始了对中国的打压进程,不仅悍然发动全面贸易战,而且出台限制芯片等卡脖子产业政策,同时勾连多国对中国进行经济围剿,中国不会坐以待毙,奋起反击在所难免。

美国霸权的根本在于美元,为了维护美元,不惜背弃美元兑现黄金的承诺,实施浮动汇率,其本质是比烂的策略,即不兑现黄金,但通过打压其它货币,从而表现得更好。美国拉拢英国脱欧,支持俄乌战争,将欧元拉下水,从而击溃了最大的对手。通过石油美元,进一步提升其需求,对于反对者,则动用武力加以消灭。通过贸易顺差冲抵美元超发带来的通胀,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犹如抱薪救火,顺差越多,超发美元越坚挺。

美元的软肋在于天量美债,但由于债权人分散弱小,缺乏一致行动,故庞氏游戏得以持续。

中国现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具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两重性,而市场经济的本质为债务拉动,需要周期性地消灭累积债务才能继续,也就是经历复苏、繁荣、滞胀、萧条四大阶段,中国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催生了以林毅夫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他们认为这种高增长是可持续的,未来只需按一下计算器就可明晰,诚如此,英美欧日德就不会滞胀,不会爆发大萧条与次贷危机,也就不会发生产业转移与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即拉加德的新平庸。《长周期——日本复苏美国繁荣中国滞胀》(2015,张二寅)一文不但指出了中国必然会经历滞胀与萧条,也论证出美、日、中三国债务周期的非同步性,它已为现实所证实。因此,中国不能沉溺于持续增长的麻醉剂,要选择应对债务长周期与市场不稳定的清醒剂。

债务长周期与市场不稳定的根源在于央行出现后经济循环演变为货币循环与实物循环两大循环,而且货币循环主导了实物循环,因为债务货币的发行与储蓄借贷导致的累积债务,使得货币循环逐步递减,乃至中断,也就是所谓的金融周期,而由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使得 实物循环逐步递增,两者的不同步导致实物循环中断,表现为商品普遍过剩与生产要素过剩,企业破产工人失业,股市楼市暴跌,银行倒闭。

中国之所以能快速增长,原因为顺差拉动,即成功地承接产业转移,然后获取顺差,避免了债务拉动,从而更快地增长,英、美、德、日都曾有过这样的时期。及至中国经济规模变大,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中国也露出了市场经济债务拉动的原形,债务压力凸显,增速放缓,产业转移与老龄化也一并出现。

为了根除债务周期,可以对顺差拉动进行优化,即央行购买公共品,免费送给社会成员使用,由此带动储蓄购买并长期持有能生产公共品的公益资产,从而消除货币发行与货币运行两环节带来的债务,创造货币利润,使得货币循环与实物循环同步,摆脱债务长周期与市场不稳定性,实现稳定增长。这就是储备需求,它与消费需求一起构成最终需求。储备需求真正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为战胜简单市场经济提供了可能。

高速公路资产厚重,收益稳定,将其REITs后受到储户的追捧,但是,由于缺乏最终购买力,其结果很可能如同以往的炒新潮一样跌入泥潭,因此,央行购买是其最终出路,这样就为储备需求的落地提供了一个完备途径。

有了储备需求,中国可以不再依赖顺差拉动,美元失去了最大制造国的支持,超发美元的贬值指日可待,而人民币的锚越发厚重沉稳,在国际上必将璀璨夺目。

中国应致力于推动与邻国的零关税自由贸易区,对于提高地区经济效率、增进睦邻友好大有裨益。

中国应在所得税与流转税中择一而终,建议取消流转税以支持实体产业,增收遗产税、奢侈税以激发富二代的奋斗热忱,避免八旗子弟化,救助低收入阶层,彰显社会公平。

随着储备需求的实施,免费公共品的范围会越来越大,大幅降低了企业与居民的生产生活成本,经济环境变得友好宜居,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增强,老龄化得以解决,同时提升了对外吸引力。

第1经济,致力于学术研讨、产业监测和部门应用!

版权所有 非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