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的从全职妈妈摇身变成“防疫先锋”;有的从退休侨眷转变成“文艺骨干”,热情投入各类公益演出活动;有的从退休老党员变成“暖心奶奶”,与孩子为伴,作他们的“心灵导师”。他们与公益事业相依,以“微力量”汇聚志愿服务“大能量”,兜住家门口的幸福圈。

身兼多职 演绎全能最美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每天早早就要出门去核酸采样点工作,婆婆又瘫痪在床多年,多亏孩子经常帮我分担家务,平时很少有机会陪孩子一起参加活动,今天我们玩得很开心。”虹南社区便民核酸采样点的志愿者张修燕高兴地说道。9月9日下午,虹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妈妈志愿者和她们的子女一起参加“情暖中秋 致敬最美妈妈志愿者”活动。张修燕远嫁到南通后,为照顾家中瘫痪的婆婆和两个孩子,一直担任全职家庭主妇的角色,虽然她是个“好妻子”、“好儿媳”、“好妈妈”,但她觉得自己应该还能担任其他的角色——志愿者。就这样,从2021年起,每次社区疫情防控期间,张修燕都主动向社区请缨,积极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她守过小区卡口,做过核酸采样信息员,摸排过外地来通人员,她是大家眼中的“最美志愿者”。

施展文艺特长 带给观众正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今天是我的70岁生日,谢谢你们的祝福!”9月9日上午,虹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人员来到侨眷徐悍东的家中,为其送上鲜花及生日祝福。徐悍东的女儿远嫁日本多年,夫妻二人一直居住在虹南社区虹桥新苑小区。作为文艺爱好者,徐悍东夫妇在二胡演奏、舞蹈等团队中忙得不亦乐乎。每逢重大节日,居民区举行庆祝活动时,徐悍东定会积极参与到各项文艺汇演中来。一次次表演中,徐悍东总是主动提想法,协助组织编排,精心创作了一批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把文明和欢乐送给群众。“我们文艺宣传队,就是要用艺术的魅力传递新时代精神,带给观众前行的力量!”徐悍东表示,他还要继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争取为居民们带来更多精彩表演。

“暖心奶奶”作辅导员

让外来娃乐观向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奶奶,开学后,我们周末还能来参加‘儿童关爱之家’的活动吗?我想让你教我设计明信片!”家住虹南社区的一名新市民子女戴嘉浩一脸期待地向一位老奶奶问道。“当然可以,周六我在社区的‘儿童关爱之家’等你来参加。”虹南社区关爱流动儿童党支部书记周佩华回应道。

虹南社区外来流动儿童较多,周佩华都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予以亲切地关怀和教导,成为他们的心理“辅导员”。由于周佩华善于与孩子们打交道,许多原本厌学、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不好的流动儿童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在周佩华的关怀呵护下,很多外来娃们都已经读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了,有些虽然已经搬走了,但依然和和周奶奶保持联系。用周佩华的话来说,“我的孩子们都长大了,懂事了,有出息了,我就高兴了。”

他们普通却不平凡,他们以一颗火热的心奔波于我们身边,带来家门口真真切切的幸福。

供稿:唐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