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有一种很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肺炎球菌,感染后它们会在人的鼻咽部定植,成为一个“定时炸弹”。

然后,人体免疫力低下,比如感冒、发烧、过度劳累时,或有基础慢性疾病的情况下,它们就会“趁虚而入”,穿过人体的防御黏膜体系导致肺炎球菌性疾病发作。

轻者可能引起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严重的侵袭性感染,肺炎球菌可能会穿过血脑屏障或进入血液,引起脑膜炎、菌血症等疾病,而这些疾病不仅致死率高,即便治愈,也往往会有很高几率留有智力低下,视力受损,听力障碍,瘫痪等严重后遗症。

值得庆幸的是,肺炎球菌性疾病可以通过接种肺炎疫苗来预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苗防多病的“肺炎球菌”疫苗

现在疫情常态化,一说到肺炎疫苗,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新冠疫苗。

的确,新冠疫苗是可以预防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但术业有专攻,肺炎球菌导致的肺炎,以及上面提到过的那些致死率、致残率双高的疾病,可不是新冠疫苗可以搞定的,还需要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来预防。

其实,世卫组织早已将肺炎球菌相关疾病列为需要“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肺炎球菌疫苗也已经有百年历史啦!可以说是人类免疫史中的“百年老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3价肺炎疫苗能覆盖85%以上的致病菌血清型,是目前覆盖肺炎球菌型别最多的疫苗,不仅适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也适用于老年人群作为常规接种(每5年接种1次)。

肺炎球菌耐药性严重 接种疫苗十分必要!

目前,抗生素治疗仍然是肺炎球菌性疾病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但是有研究表明,我国肺炎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发生率均高于发达国家。这些情况都导致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治疗难度增加,病程加长,治疗费用也相应增高,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面对严峻的耐药性问题,接种肺炎疫苗成为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最有效的手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曾指出,疫苗接种是针对传染病的特异性预防措施。

现有证据已表明,公众接种疫苗不仅在预防传染性疾病传播方面效果良好,还能节约医疗开支,同时,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减少耐药菌株泛滥。因此,建议大家尽早、尽可能地积极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预防意识带入生活

现在正值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并且当今疫情也关不住大人小孩户外工作、学习、游玩的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肺炎球菌可不仅乐于攻击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群以及一些免疫力较低的人群都是它攻击的目标。

因此,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建议接种23价肺炎疫苗。

接种禁忌:

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不推荐2岁以下儿童接种。

不良反应:

局部反应主要为接种部位疼痛,发红和肿胀,全身反应发热,头疼、乏力/嗜睡、烦躁、恶心、呕吐。通常情况下症状较轻,几天即可自行缓解。

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完成后观察30分钟。

中度或重症的急性疾病,无论是否发热,接种疫苗应谨慎,如非必须,可推迟到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我们接种疫苗之余也需做好日常的相关防护

应对新冠病毒的防范措施,也基本上可以应对肺炎球菌的侵袭。

勤洗手,冲走病原体;

有类似感冒、发烧症状,自觉避免接触他人,及早就医;

佩戴口罩;

少去,尽量不去人群聚集地;

保持室内通风;

保持良好作息,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多晒太阳,以维持良好的免疫力。

肺炎球菌、新冠病毒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大意了!”。疫情之下,别让肺炎球菌给咱们“雪上加霜”,得了病去医院,自己痛苦家人忧心。能打的疫苗咱都事先打上,保护好自己,就是为防疫尽力了。

详情请咨询:大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免疫规划科

咨询电话:0771-362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