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凝望马街摩尔城的人
凤凰网房产 作者蒋冬琼
五六分钟,数百米,夜色如墨。
刘萍不需要借用任何光亮,就能熟悉地游走在从别样幸福城业主临时安置点到地铁站的小道上。
这条路,她走了两年。
8月22日晚上9点左右,和我聊了数小时,眉眼疲惫的她在挽留未成后,仍然要求送我。
“我送你从小道出去,近很多。”
她引着我穿过门前的黄土路,走进荒地里一条杂草掩盖的小路。
除了蝉鸣,只听得到我们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我连忙打开手机电筒,刘萍却似不受影响,轻车熟路往前走去。
深深浅浅、弯弯拐拐走了约摸5、6分钟,到了一处破布虚掩着的小门前——与其说是门,不如说是洞更合适。
刘萍跨一大步到小土堆上,掀开帘子招呼我出去。
外面是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一下喧闹起来。
她坚持要送我到地铁站,一路怅然回忆买房前充裕舒适的生活,喃喃自语般问了很多个为什么,那些话在之前的采访中已听到过好几次。道别之后,注视着她的背影越缩越小,我舒了口气,又叹了口气。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是刘萍的邻居周琴,对她的初印象是活泼开朗,聊了几句发现她只是罩起一层看似坚强的外壳。
后来我才知道她因为房子烂尾和生活压力一度陷入抑郁,一个月瘦了12斤,我跟她说要好好吃饭,她说吃不下,又说没事会好的。
淳朴的善意、坚韧的生命令人触动,也让人百端交集,坐立难安。
人心
与“利益计较”更明确的人打交道反而简单些。
不同于别样幸福城四号地块烂尾,马街摩尔城、佳兆业城市广场、恒大多项目烂尾/停工的都不止一个地块或批次。物业形态、销售情况、建设进度的差异,决定了业主不可能真正统一战线维权,利益牵扯下每个人都在计算得失。
被分割的是地块,也是人心。
当然,他们并没有错,不过是本能而已:人在受伤后,会不可避免地心生戒备。
在与佳兆业城市广场、恒大城业主沟通的时候,最开始面临的往往不是情绪激动的控诉,而是冷静的质疑:
哪家媒体?怎么证明身份?出于什么目的做这种报道?能帮我们实现复工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预设了大家都是以某种利益选择为前提做这件事情,反倒让对话从一开始少了很多负担。
相较而言,这些项目,尤其是近年停工的项目,维起权来更讲求效率与成果。业主代表多是心思缜密、执行力强的引领者,如恒大玖珑湾的刘先生、佳兆业城市广场的何先生。他们的共同特性在于对局部细节和宏观大势的了解十分透彻,从全局看问题,善于抓大放小。
与刘先生电话沟通的过程中,他语气温和平顺,态度从容沉稳,即使对遇到的辱骂污蔑、网暴攻击也娓娓道来,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味道。何先生则对媒体的效力评估自有标准,对于能公开、对复工交房有所帮助的情报,选择性地条分缕析。
身为烂尾受害者,业主抛头露面地维权,是主动也是被迫,网络曝光于他们而言是把双刃剑,暗藏风险。
在开发商、施工方、供应商、项目工作人员的眼里,这些风险更加值得警惕: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们在采访相关人员时,对方都应激性地第一时间反问:业主?媒体?确定身份后再选择对应说辞。
如是业主,多半安抚;如是媒体,多半应付。
在和玖珑湾的施工方现场负责人沟通项目进度时,他再三叮嘱不要拍照录音,不要和业主“乱说”。售楼部仅余的个别工作人员则更加漠然,例行公事地敷衍几句,“去看公众号、业主群;不清楚,找别人去了解”,便低头玩手机了。
在披露部分烂尾地块有企业接受代建时,对方的反应更是令人愕然,希望媒体不要报道。总之一个原则就是:
悄悄滴进村,打枪滴不要。
也有开发商朋友跟我们诉苦和叫屈,言尽工作不易和重建之苦。只是,荣辱通常相伴,作为产品提供方,任何理由都盖不过买房者对家的渴望。毕竟对这个城市的大多数人来说,一套房子,就能掏空一家人的六个钱包。
把吹过的牛逼都实现,是任何一个企业最起码的底线。
风暴之中,每个人都在力求自保。
人声
苦痛能换来同情,但不能感同身受。
在众多烂尾新闻的评论中,充斥着“谁让当初贪便宜买期房?”“能力不足还要借高贷”“没选好开发商怪谁呢”等言论。
我们的《重生·明日之城》系列报道发布两个月来,下面的评论更多是“糟心”“这就是真正的昆明”“常态化烂尾”。
现状难以扭转,了解得越多,表达欲就越弱。
恒大城业主代表林先生用于发布烂尾视频的抖音账号下,从2022年4月底开启了一项“连续十天风景优质视频”的挑战。
面对美景,留言却是“高兴不起来,房子还是停工状态”,一条瀑布风景底下有人评论:
这都是我们的泪。
如今主页留下的9条风景视频显得格格不入,一句忍无可忍的“能不能别画饼了”将话题又拉回烂尾楼,配上略显搞笑的网络视频素材,让相同遭遇的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不少项目的多位业主更是早已麻了,一句话也不想多说。
有人感叹:买到烂尾楼,比“隐入尘烟”还惨。
讽刺的是,《隐入尘烟》上映时票房惨淡,两个月后却逆袭爆红,花墙子村的西北农村生活被更多人看见。而众多烂尾楼的故事大家似乎已经看累了,难再激起波澜。
人生百态,人心千面,所求的不过一间居所,他们不该就这么被隐入尘烟。
这些人的故事,从十几二十年前就开始了。
14年前,昆明开启大跃进式的造城运动,本土中小开发商纷纷入局,一个锅盖盖三口锅。2015年该运动被叫停,382个城改项目中仅有30个完成改造,叠加金融去杠杆政策,倒了一片中小房企,留下了大宥城、西城时代、马街摩尔城、别样幸福城、锦城、南亚之门等大批烂尾楼。
也是在那个时候,外来房企开始大规模进入昆明。2020年,全国更猛烈的调控到来,限售、限贷、限购、税收调节等多种手段齐上阵,2021年下半年开始房企集中暴雷,孵化出恒大、俊发、佳兆业、蓝光旗下一批新的停工楼盘。
两次阵痛过后,城市伤疤遍布,所有人都在等待重生。
复工交房是业主的重生;
买现房、选信誉好的央国企是购房意识的重生;
保现金流、保交付是开发商的重生;
烂尾清零、信心修复是城市的重生。
黎明之前,黑暗最深。
如今昆明烂尾楼化解已有成效,但前路依然漫长。我们都在期待:
一觉醒来,天已亮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