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江西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下,新余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彰显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新余市被列入国家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建设试点市,在全省率先全域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认定,获批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教育改革纵深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余市体教融合办学模式在全国推广,“大数据助力中小学新生入学‘一次不跑’”项目获智慧中国数字政府创新提名奖,中央电教馆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顺利完成并常态化推进,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省级试点圆满收官,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正在有序推进。新余市人民政府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最高奖)。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工程,学前教育得到长足发展,渝水区被列入江西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269所,其中公办园105所,普惠性民办园131所,非普惠性民办园33所。全市在园幼儿5033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1%。

十年来,新余市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新建了高新区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等22个公办幼儿园,改扩建了市蓓蕾幼儿园北湖分园等51个公办幼儿园,回收小区幼儿园49个,将7处闲置国有资产改建为公办幼儿园,22所国有集体资产办理的民办幼儿园移交转办为公办园,增加公办园园位2.3万个,做到每个乡镇和2000人以上行政村都建有1所公办园。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益,规范中小学招生办学行为,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学校划片、就近、免试入学招生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9.6%。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随迁子女100%在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城区学校“片区+盟校”办学模式改革,开展乡村小规模学校适度集中办学试点。提前全域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其中,渝水区和仙女湖区作为提前通过的县(区)获全省表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善主城区教育网点布局规划,大力推进教育民生实事建设。拿出最好的地新建高新一中、虎跃学校、分宜钤丰小学、渝水七小、北湖学校、渝水二中、珠珊中学、松山小学、仙女湖一小、仙女湖二小、仙女湖三小等18个学校,改扩建了市一中、市四中等30个学校,新增中小学学位98535个。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十年来共投入资金12.83亿元,改造学校240所,校舍面积50.19万平米,运动场面积39.02万平米;采购设备6433.12万元,图书34.45万册。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十年来共投入资金7398万元,改造学校213所,校舍面积8.16万平米,运动场面积10.88万平米,采购设备2.18万套,图书21.43万册。

高中教育特色多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面普及高中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98%。积极引进国内名校来余办学,北师大新余附校有口皆碑,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分别成功落地高新区(虎跃学校)和渝水区(渝水二中)。高中多样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8所学校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学校。全市高中共开设了音乐、舞蹈、美术、空乘、播音主持、编导、艺术表演、体育等20余个特色专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升学需求。

职业教育提质创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余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多、办学质量过硬,被教育部专家誉为“新余现象”。2014年,新余市教育局被教育部等六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余市先后出台《新余市进一步加快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工作方案》《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等文件,为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全市有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2所,省级A类优质中职学校1所,省级C类达标以上中职学校7所。职业院校在校生9.2万余人,十年来增长120%;其中中职学校在校生达到4.55万人,十年来增长126%。高中阶段职普比达到6:4,列全省前茅,构建了小地市办大职教的新格局。

技能竞赛成绩显著,新余市教育局多年被评为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最佳进步奖、最佳组织奖。率先在全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每年有近2000名学生(学徒)在30余家单位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每年有2000余名毕业生在本地就业以及近3000名学生在本地顶岗实习,为本地企事业单位缓解用工难题作出积极贡献。

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余有高等院校5所,其中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3所。全市拥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国家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20余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科研平台4个。各院校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00余个,校企合作单位700余家,拥有教育部指定建设的江西省规模最大的数控实训基地。新余学院成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江西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市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

师资力量持续加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一次动态调整教师编制,2021年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11598名,增加372名。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十年来,全市中小学增加教师3260人。加强教师人才建设,全市中小学有名师工作室10个,省级骨干教师182人,学科带头人55人;市级骨干教师755人,学科带头人156人;正高级教师17人,省特级教师25人。

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余市少儿舞蹈全国有名,被称为“北有淮南,南有新余”,连续多年获全国金奖,并受邀赴人民大会堂演出及受邀参加香港巡演和慰问驻港部队。幼儿基本体操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冠军,少儿体操连续多年蝉联全省冠军。全市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6所,校园足球水平位于全省前列。青少年科技创新成绩优异,机器人大赛屡获全国冠军。渝水区仙来学校、新余市暨阳学校、北师大新余附属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新余市明志小学、新余市逸夫小学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新余市空军招飞工作屡创佳绩,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东部战区空军政治部分别专门向市委、市政府致信感谢,并联合省高招委对新余市招飞工作进行表彰。

精准扶贫保障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面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加大学生资助力度,拓宽资助资金来源渠道,教育助学体系实现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全覆盖。凡经县(区)扶贫机构确认的建档立卡困难户子女就读各级各类学校,直接享受对应的学生资助政策,且资助分类等级以就高为原则,确保其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全市年均资助总金额达5000余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9万余人次。

技术赋能引领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余教育城域网建设全面完成,光纤校园网全面升级,数字(智慧)校园工程全速推进,数字校园覆盖比例达60%,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23所,全市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100%、优质资源斑斑通覆盖率100%、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100%。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建设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三个课堂平台、新高考综合改革平台,基本形成了既有新余特色,又与国家和省级资源平台互联互通的新余教育“云”服务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中小学新生入学报名、教育缴费、学区地图、中考查询、学校查询等应用一键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推动“互联网+教育”,开展了常态化网络同步互动教学,帮助教学点开齐开足音乐、美术国家规定课程。持续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民生声名远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推出四大教育民生工程,小荷工程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吃上营养餐、穿上干净衣、洗上热水澡,入选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水花行动让全市每届四年级学生掌握游泳技能,经验做法全省推广;明亮行动改善了城区六成中小学、幼儿园教室光环境,困难学生爱心眼镜实现应配尽配;润心行动构建了一套青少年身心健康数据服务系统,全市超九成中小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四大教育民生工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主流媒体竞相报道,有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获省委领导点赞表扬。2022年7月6日,全省中小学游泳教育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新余召开,取得良好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