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产江湖中,以“激进”著称的闽系房企,绝对是一个风格鲜明的流派,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地产黄金时期,它们顺周期加杠杆,高溢价拿地,高负债扩张,四处拿地,征伐不断。

其中,升龙、锦艺、泰禾、旭辉等一批闽系房企更是掀起了中原江湖乱战的风云。凭借敢打敢拼的性格,他们打败众多郑州本土房企,一度成为各个排行榜上的王者。

不过,成也高周转,败也高周转。房住不炒时代,闽系房企接二连三的暴雷,宣告了一个时代的落幕。

如今,郑州的闽系房企中,升龙败退、泰禾倒下、福晟出走、锦艺、世茂停工躺平。

从风光无限到穷途末路,闽系房企到底怎么了?

1

升龙:

一己之力,毁了整个闽系房企名声

中原闽系房企中,升龙算是一面“旗帜”。

作为首批进入河南市场的外来地产品牌,可以说正是升龙,凭一己之力,毁掉了所有闽系房企的名声。

2005年,彼时升龙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外来房企,在老板林亿的带领下升龙正式进军郑州,成名作就是老燕庄城改项目。

升龙也用40亿撬动了城改这块难啃的骨头,也踢开了郑州市场的大门。

燕庄项目取得成功后,升龙迅速把这一模式各处复制,仅在郑州就改造了14个城中村项目,总开发面积达2200万平方米。

2013年度郑州商品房销售统计中,升龙集团以103.72亿元销售金额、117.55万平米销售面积摘得双料冠军,实现郑州单城破百亿,成为2013年度最大赢家。

不过,与节节攀升的销售业绩对应的,升龙不仅没有感恩郑州的业主反而变得更加傲慢。

2015年升龙天汇广场暴打业主,数十名业主被打住院。视频传出之后,全城震惊。

后来,又相继传出升龙物业殴打孕妇、房屋漏雨、给业主停电等负面新闻。负面层层叠压,名声彻底坍塌。

甚至进驻郑州的几家闽系房企,为避免郑州人民反感,在品牌宣传上极力避开“闽系”的称呼。

不尊重消费者,终将被市场抛弃。此后,升龙在郑州的销售额急转直下,渐渐没有了存在感。

前两天,有人在地产群里丢出了一张升龙栖樾府的宣传海报。

立马引来了大家的评论:升龙在郑州还有盘?还以为早就撤出郑州了。

升龙栖樾府,其实是升龙城的后期地块,只不过名字从升龙城几号院换成了升龙栖樾府。目前正以13000-14500元/㎡的价格进行清仓。

有人说,清仓甩卖项目,这个盘踞郑州十多年,开创城改新模式又带给郑州人民无数伤痛的公司,这次彻底要跑了。

2

锦艺:

梦碎上海滩后,回郑直接躺平

锦艺入郑的时间要比升龙稍晚。

锦艺老板陈锦焰,做棉纺品起家,2006年凭借对原郑州国棉一、二、六厂的升级改造和综合开发,升龙成功踏入郑州房地产业。

锦艺入郑首作,锦艺国际华都还算是个比较成功的作品,引入名校,且弥补了西区大型商业缺失的遗憾。

2015年,锦艺迎来在郑州的高光时刻,接连开发龙湖锦艺城、锦艺金水湾、锦艺四季城等多个项目,其中金水湾、四季城两个都是千亩大盘。

不过,随后的这些项目中,锦艺的本性渐渐开始显现。

2017年,锦艺四季城B地块业主们维权,却遭到一群黑衣人冲上前,扯掉车上的条幅,并与业主们发生肢体冲突,现场一度混乱;

龙湖锦艺城,景观缩水严重,电梯简配等引发了业主的维权;

锦艺金水湾,一到四期,期期维权,学校变了,降标减配,霸王条款,延期交房。

2019年,锦艺实现了上海梦,好巧不巧,总部刚搬到上海三个月,就赶上了新冠疫情暴发,正式复工后,锦艺置业便传出裁员风声。2021年8月,又将总部从上海搬回了大本营郑州,市场消息称还拖欠了原上海总部员工工资。

锦艺的资金链愈发紧张,时不时暴雷的消息,更令业主们心慌。

2020年,锦艺置业就不断出质旗下子公司股权,向郑州银行、天津信托、华润深国投信托等金融机构融资。

2021年,地产被爆出旗下多个项目子公司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未按时兑付,甚至一些已经拒付。

资金危机下,锦艺在郑州多项目停工延期。

一个好消息是,在最新房地产纾困基金签约落地三个项目中有锦艺四季,这部分的业主可以稍稍放心了。

从目前来看,锦艺在郑州基本上已经没有新地块了,那么在行业下行、资金紧致、口碑崩塌等多重压力下,这家闽系房企还能走多远呢?

3

泰禾:

巅峰即结束,项目难逃法拍命运

前不久,东三环边上东府大院被接盘更名的消息,成了郑州地产圈的一大热门事件。

这个停工烂尾,最终被土地拍卖的项目老东家,正是有着“院子专家”称号的泰禾。

2017年,从升龙手里接过金岱里项目后,泰禾进入郑州,落地了第一个项目泰禾金尊府。

此后,短短三年间,泰禾在郑州布局了三座大院产品,中州院子、大城小院和东三环的东府大院。

特别是2019年,当泰禾布局泰禾东府大院时,更是让郑州人民见识了什么叫财大气粗。

据说,泰禾为了项目发布会就花费高达270万,光请景甜一人就花了100万。

发布会20来天后,黄其森高调给郑州定下了300亿销售额的小目标。

彼时“一城三院”风光的泰禾,颇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味道。

泰禾,一反闽系开发商给人的印象,成功燃起很多人对中式院子的向往。

只可惜,入市即巅峰,巅峰即结束。

近年来,疯狂扩张的泰禾开始爆发后遗症,泰禾集团整体债务规模已到达2000亿元,截至2022年8月,该公司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为585.19亿元。

庞大债务压力下,泰禾集团全面债务违约。

泰禾雷暴,深陷泥沼后,郑州项目也基本人去楼空。大城小院持续停工,中州院子割肉卖掉,东府大院6.2亿被司法拍卖。

再加上早在2018年,泰禾就被请离了金尊府项目,可以说泰禾在郑州如今已是全面沦陷。

4

阳光城:

高开低走,郑州公司接连被注销

阳光城,也是一个在郑州也是高开低走的闽系房企。

2016年,阳光城开始进入郑州市场,虽然入郑时间较晚,但也算赶上了一波郑州楼市的红利期,收获了比较好的地块。

首入郑州,阳光城就盯上了经开核心板块,最终它以溢价率292.22%的高价拍下地块,成为2016年郑州最后一位地王。

2017年2月6日,阳光城旗下子公司连下中原区三宗地块;

2017年2月7日,阳光城再夺三宗地落子南龙湖。

至此,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阳光城强势布局郑州三个区域。

只可惜,这家世界500强房企,也没有给郑州人留下好的映像。

首盘丽景湾交付就迎来了400户业主拒收维权,小区绿化、建筑设施等未达到交付标准,并且发生了打人事件。

阳光城丽景公馆同样存在质量低劣,各种缩水、减配现象十分严重,每次交房必遇维权。

面对业主维权,阳光城的处理方法相当原始而野蛮,拒绝整改,甚至对业主暴力相向。

即使是曾经风光无限的地王项目阳光城檀悦,也难逃烂尾厄运。

据业主介绍,阳光城檀悦三期的几栋住宅楼原本约定2021年9月30日交房,至今仍未完成交付。

檀悦项目的商业、公寓部分目前更是陷入难产。

2019年后,阳光城也一直在郑州没拿到地,其河南区域也并入浙江大区,旗下分公司股权出质给绿城;退出与中梁在焦作合作的中梁阳光城壹号院项目,在郑注册的12家公司如今已注销8家,相信去意已决。

5

朗悦:

深耕高新,硕果仅存的靠谱闽系

朗悦置业,于2011年10月在郑州市注册成立。从投资结构上来看,朗悦置业背后的三大投资方均来自于福建,也是闽系开发商。

不过,虽然是闽系开发商,朗悦并没有跟其他开发商一样在前几年到处扩张,属于稳扎稳打型。

自2011年公司成立以来,朗悦置业深耕郑州市高新区。

2015年在高新区拿了第一块地,也就是后来的公园道一號;

2018年4月摘取朗悦公园府一期地块,并于9月份开盘销售;

同年10月公园道一號商业地块朗悦公园茂盛大开业;

2019年4月,朗悦又携手福建开发商融信地产,共同拿下了高新区1-6号地;

至此,朗悦在高新区形成了商业+住宅强大的品牌局势,成为高新区地标性的品牌。

有人说朗悦几乎是郑州硕果仅存、比较靠谱的闽系开发商。

其在郑州高新区深耕多年,开发的楼盘也没有出现延期交付的情况。

公园道引进朗悦慧外国语学校,打造公园茂商业中心,填补了区域空白,尤其是公园茂甚至推动了高新区整个区域的商业发展,功不可没。

公园府依然主打教育配套。公园府一期提前交房,交付效果很好,业主送锦旗表扬,口碑不错。

就开发商安全性上看,朗悦没有走闽系典型的高周转道路,相对靠谱。

5

谦祥、福晟、世茂

抱团取暖,如今全都自身难保

闽商办事喜好抱团,闽商办事喜好抱团,闽系房企内部股权多有交叉,时常联合拿地。这一点从谦祥、福晟、世茂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中可以看出。

谦祥集团始于福建,源自于福建万嘉泉投资有限公司,于2011年进驻郑州,2012年开始全面运作第一个项目谦祥万和城。

凭借接地气的价格,谦祥万和城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这让谦祥充满壮志豪情,此后一口气就接下三四个城改项目。

外来一线开发商接城改,一般都会和郑州本土房企联合,可谦祥却反其道而行,和福晟“两闽”结合。

两个都是福建系开发商,属于老乡互相扶持的产物。一方面,福晟借先来的谦祥的经验,能更好地熟悉郑州市场,另一方面,谦祥借福晟的资金,缓解压力。

两家闽企合作开发谦祥福晟钱隆城、谦祥福晟兴隆城等项目,一时间风生水起。

但可惜,事与愿违。

谦祥独自开发的谦祥万和城,在经历过种种维权之后,在郑州的口碑降到冰点,谦祥福晟合作开发的项目也没好到哪去。

2019年福晟母公司暴雷,更是直接连累到郑州的项目。福晟与谦祥合作的两个项目被世茂接盘;福晟九州府被金科接手;福晟南山府则无人接盘。至此,郑州再无福晟。

接受“世茂集团”注资后,福晟谦祥钱隆城,变成了世茂谦祥万华城;福晟谦祥兴隆城,变成了世茂谦祥兴隆城。

好景不长,世茂接手福晟郑州烂摊子没多久,自己也深陷资金困境扛不住了。

世茂在常西湖新区地块打造的璀璨熙湖项目,目前已经停工多时,何时能复工,尚未可知。

闽商抱团,原为取暖,但如果每一家房企都自身难保时,又该怎么办呢?

6

入郑数载,多数房企昙花一现

还有一些房企,虽然入郑数载,但并没有在郑州市场掀起太多风云,给人一种昙花一现的感觉。

比如,融侨、旭辉、融信、正荣、汇泉等。

9月初有业主投诉,位于西四环和航海路交叉口的融侨悦城楼盘,原合同交房日期是2021年12月31号。现在已延期八个月,并且眼看着交房遥遥无期。售楼部已人去楼空,工地目前停工状态,多次尝试跟开发商沟通未果。辛辛苦苦付的首付,疫情下交着房贷,可开发商却一直停工摆烂。

2015年下半年,融侨城落地新郑南龙湖。由于位置一般、口碑一般,一直以来不温不火。之后融侨变谋求杀入郑州主城。2017年新年伊始,融侨便在二七新区的土地出让中,一连拿下三个地块,两块为住宅用地、一块为商业用地。

不过,即使进入主城,融侨也没有掀起太大风浪,反而因停工摆烂,被屡屡被业主投诉。

  • 正荣

最惨的还是正荣,入郑数载,一直深耕于南龙湖。守着正荣御首府和城南正荣府两个项目苦苦度日。

  • 融信

融信入郑后一直不太引入注目。融信江湾城是收购的清华忆江南后期地块,片区存在感弱,交房时还被维权;融信朗悦时光之城在四环外,一个盘撑起一片,不温不火地卖着。融信奥体世纪虽然虽然进入主城,但最近也陷入停滞。

  • 泉舜

泉舜成立于福建,知名于洛阳。目前在郑州,只有唯一的项目泉舜上城。

项目位于南阳路与黄河路的交界处,坐拥主城地铁口,是一个集住宅,商业,商业,公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

9月初,项目一批次开始正式交付,相对靠谱。

  • 旭辉

2016年,旭辉挺进中原,成立郑州事业部。在郑州旭辉有三个楼盘:二七新区的旭辉有园(旭辉正荣御首府);南港的旭辉空港时代;还有惠济区的锦艺旭辉一江云著。

今年5月,旭辉同龙湖、碧桂园等房企一起被列为示范性发债企业,由中债增及金融机构为房企发债提供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助力部分民营房企完成发债。安全性上暂时不用担心。

  • 禹洲

闽系房企里,禹洲最后一批来,却是最后一个入郑。2019年在远郊荥阳拿地,即禹洲嘉誉风华,直到2020年6月才完成首开。

2021年,禹洲终于进入主城,拿到杨金片区地块,计划推出禹洲朗庭玺院。但近期禹洲母公司也财务暴雷,项目何时入市成了未知数。

鉴于过去5年颇为不顺的入郑经历,禹洲如要收缩战线,郑州市场大概率要放弃。

  • 汇泉

这个开发商在郑三盘,标准刚需盘,主要靠价位来提升销量,一个西悦城卖了好多年。

也是问题不断,项目商业变公寓、学校不见、粗制滥造、强制电商费层出不穷。更严重的是减配,自交房以来部分楼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下沉现象,且下沉呈日渐严重态势。

目前汇泉的项目还在特价出售,出于长期居住考虑,购房者还是需要谨慎对待。

结语:

闽系房企敢打敢拼是优点,但多数缺乏深耕意愿。

特别是早期入郑的一些房企,信奉高杠杆、高周转的运作模式,给早期的郑州房地产市场留下了不少烂摊子。

也正是这种高周转,挣完钱就想跑的风格造成了闽系房企口碑的崩塌。

有业内人说,为什么开发商一到郑州就减配?闽系给其他的开发商做了一个坏的典型。升龙、阳光城等闽系房企,不断降标,拿着垃圾产品落地郑州,直接导致了郑州的下限越来越低。有了闽系房企的“榜样”,大半开发商认为降标的风险不大、被维权的成本不高,逐渐跟上闽系的脚步降标、减配,怎么赚钱怎么来。

如今,一心赚快钱的闽系开发商终于开始自食其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