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在东方精选的直播间与俞敏洪、董宇辉聊天时说:“我从来不吃,预制的菜是猪狗食。这句话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制菜是“猪狗食”?

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近日在东方精选直播间与俞敏洪、董宇辉谈起家乡美食时说:你们吃的都大路货,什么预制菜。你知道什么是预制菜吗?董玉辉回答:半熟食,王志刚接着说:我从来不吃那种,那是猪狗食。

王志纲还表示自己在中国吃饭,从不吃连锁店,一旦连锁,就没有意义了。

一时,王志纲的言论,迅速登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7日,智纲智库的工作人员回应说,王志刚的言论属于直言不讳的个人发言,是作为一个美食家,而不是为某个行业或个人。

目前,作为餐饮行业最大的风口,预制菜在C端市场受到消费者的质疑。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蔬菜产业质量升级专题研究报告》,54.5%的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遇到过预制蔬菜产品的质量问题,47.5%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蔬菜产品口味降低,食用体验低于预期。

中国菜品种类繁多,加工工艺繁琐复杂,加工工艺耗时,标准化的预制菜品在口感上不可避免地缺失,低于消费者的预期。

不好吃、不健康、营养不足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预制菜肴的顾虑。此外,为了延长保质期,预制菜肴中添加了大量的盐、油和糖,如果长时间食用。

虽然预制蔬菜受到人们的质疑,但方便快捷仍然是消费者购买预制蔬菜的核心需求。近70%的消费者购买预制蔬菜是为了节省时间、美味和价格实惠,这是次要目的。

多地出台相关行业标准

预制菜一头链接产地田头,一头链接市场餐桌,是实现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地方政府、资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推动下,预制菜产业迎来了发展热潮。

然而,在预制蔬菜蓬勃发展的背后,使用劣质食品材料、卫生不合格、包装不规范等情况也时有发生。食品安全、行业标准和预制蔬菜行业的监管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目前预制蔬菜行业缺乏标准,整体定义不明确,分类不明确。而且预制蔬菜的经营单位好坏参半,小、散、弱。

要如何确保预制菜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菜品的安全和品质?

自2022年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率先制定了相关行业标准,以解决行业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标准缺失等问题。

其中,广东、山东、河南、广西等地政府提出全面布局预制蔬菜产业,通过制定通过制定和引进预制蔬菜发展计划,促进预制蔬菜产业的实施和高质量发展,准备预制蔬菜产业园,建立发展联盟,推出预制蔬菜产业基金。

今年2月,山东率先成立预制蔬菜产业联盟,成为中国第一家省级预制蔬菜组织。此后,2021年5月17日,由山东省酒店协会牵头、山东省相关知名企业制定的山东省首个《预制蔬菜通用设计实施指南》集团标准在济南正式发布。

《预制蔬菜通用设计实施指南》集团标准规范了预制蔬菜的术语和定义、基本类型、供应链协作设计、蔬菜研发设计、实施指南、餐饮处置等关键方面。该标准提出了覆盖整个预制蔬菜产业链的技术指南,是建立预制蔬菜产业链协调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

随着预制蔬菜产业轨道的不断扩大,各种预制蔬菜相关标准的引入正在帮助市场不断规范自身的发展,预制蔬菜产业也在不断探索标准化道路上的新发展方向。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虽然预制蔬菜的标准仍在不断提高和规范,但从长远来看,国家强制性预制蔬菜标准的引入可能会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混乱。

预制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能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努力分开。预制蔬菜生产企业应努力开展冷链运输、生产控制、产品口味等环节,丰富预制蔬菜产品,提高食品安全生产水平,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