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根据建国初期十三陵水库建设真实事件创作的主旋律电影《九兰》,正在全国热映。近日,电影制作团队重返水库地区的十三陵镇北新村社区、南新村、仙人洞村等地,开展“寻找最美劳动者”活动。很多青年观众带着长辈进入电影院,重温火红年代场景,都收获了很深的感动。十三陵水库的老一辈建设者们更是反响热烈,对影片所传达出的“九兰精神”,以及真实历史影像和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故事模式,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初心未改志不易 平凡人带来太多感动

电影《九兰》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将当年十三陵水库40多万普通建设者中,九个名字都带“兰”字的九个姑娘组成的“九兰组”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九个姑娘曾经成为当年亿万年轻人的偶像,“九兰精神”所蕴含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优秀品质,也成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祖国建设者们不忘初心、努力奋斗。著名学者、《百家讲坛》“十大名嘴”之一纪连海介绍说,自己就曾是“九兰组”几个姑娘的邻居,对于当年这些普通劳动者积极参加水库建设的印象,还记忆颇深。”对于这次在电影里看到九兰故事感到非常震撼。

为了再现老一代建设者的感人形象,电影《九兰》的创作团队曾赶往水库地区积累素材、走访人物原型。摄制组根据史料,在水库附近原样复制了工棚、山体爆破、工地建设、篝火晚会等复杂的实景,并动员了1.2万人次的群众演员参与拍摄,在大银幕上再现了40万人次建设水库的壮观场面。回忆电影《九兰》拍摄初衷和制作过程中的艰辛,特别是开拍不久就遇上了疫情爆发,导演朱丹说,“我们现在电影行业,关注普通劳动者的影片太少。但我们现实中有太多的素材故事,有太多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都是非常能够带来感动。只要拍出来,让我们普通老百姓看到,被自己身边的事感动,就不算晚。特别感谢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会、北京市昌平区委宣传部和昌平融媒体中心等各主管部门和领导,在电影拍摄中给我们的大力支持。”

祖国的建设者应该被永远铭记 “九兰精神”永不过时

电影《九兰》上映后,导演朱丹也带领参与电影的演员和创作团队,重返水库地区,和观众一起观看影片,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十三陵镇北新村社区和仙人洞村部分村民代表在观看影片后反响热烈。十三陵水库周边建设初期,库区五个村需要进行搬迁。当时村民们虽说是故土难离,但他们坚决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为国家,举家搬迁。现在的北新村社区、南新村就是当年整体搬迁的村落,老村民徐明科说:“为修水库搬迁这一直是我们村民引以为傲的事!”仙人洞村80多岁的老村民李宗友看到电影里火热的建设场面,热血沸腾,看到动情处热泪盈眶,几次站起来鼓掌!仙人洞村支部书记张立英是建设者的后代,她看后影片后感慨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得益于父辈们打下的基础。他们那种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当今更要传承和弘扬的。”并表示要把九兰的事迹,充实到仙人洞村村史博物馆中,让人们牢记40万劳动者的功绩!

电影《九兰》电影上映期间,北京昌平地区自发组织了“寻找最美劳动者”、“共建美好家园”等多项活动,很多社会组织文化团体积极响应,在社会上寻找曾经的建设者、十三陵水库建设时期的纪念章、珍贵历史照片等物品。电影《九兰》制作团队也把拍摄中复原的、代表“九兰精神”的珍贵道具“九兰组”红旗,赠送给了电影《九兰》的人物原型之一、已经83岁高龄的金淑兰女士手中。伴随着电影《九兰》在全国的热映,电影制作团队还将在十三陵水库周边区域,继续寻访当年水库建设大军的足迹。针对青年人群,也将举行环十三陵水库骑行活动,并组织电影《九兰》征文,在大银幕上下,共同见证十三陵水库的昨天和今天。

电影《九兰》正在全国院线热映。出演影片的有陶玉玲、谢芳、袁霞、李文玲等诸多老艺术家,实力派演员常戎、杜旭东、昌平籍著名史学家纪连海,青年演员高岫楠、杨磊、梅俪儿等都参加了演出。该片由北京市昌平区融媒体中心、北京华都新雨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欢乐祥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永安城影视传媒中心联合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