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一些国家政府公布的外交行程,今年下半年恐怕会掀起一波各国议员访台的高潮。

这就意味着,美国试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尝试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并且一些国家还很愿意在这方面进行配合,英国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也给未来更大范围的“西方”干涉台湾问题奠定了基础。

在我看来,台湾问题的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恐怕不仅要考虑美国的干涉,甚至要考虑包括欧洲在内的一整个西方的干涉了,而那种情况下局势的发展可能性,比以往仅仅考虑美国武力干涉可能性的情况要更加复杂。

应当注意,这与以往的情况是不尽相同的,虽然冷战前中期(1950-1979)这段时间,作为一个整体的北约的立场与今天相似,不过当时他们并不热衷于进行这种表态。

特别是冷战时期的英国,是很回避在台湾问题上招惹中国的,因为在那个时代香港尚未回归,中国真的有能力在英国日渐衰落的情况下添把火让他们的利益受到更沉重的损失。

而当时的欧洲国家大多其外交重心也在欧洲,并没有兴趣参加美国人操控的一些亚太事务,这与今天这种欧盟国家整体上热衷于在台湾问题上表态,热衷于配合美国炒作台湾问题并将其国家化不同。

所以西方更大范围地干涉台湾问题并非不可能,不仅仅是美国,还有其他国家会参与,并且这种干涉能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为这可能涉及到几万亿美元的利益,中国近十年来对欧外交的所有努力都可能受到其冲击。

在大范围的经济战面前,中国面对的经济风险是比俄罗斯要更大的,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在目前的形势下尚可确保,但在极端的经济战形势下并不是这样。

台湾问题被国际化的风险,概括地说,在不考虑美国的情况下,是未来中欧关系的一大危险因素。

尽管这些“盟国”们并没有武力干涉的能力,但因为他们与中国在经济上的联系,仍然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威胁中国,而这种威胁,远比他们在俄乌冲突中对俄罗斯经济造成的影响要更大。

让我们好好审视一下欧洲各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吧:

虽然欧盟在很多问题其实并不团结,但在台湾问题上是“比较团结”的,因为这涉及到了他们的意识形态需求。

而纵观近年来中欧关系的发展我们会发现一个显著的特征:

那就是在纯粹的经济问题上,其实双方外交的过程非常顺利,但往往很多问题都会被一些敌对势力带节奏,往“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的方向引导,而一旦朝着这个方向引导,中欧之间的外交就会陷入停滞。

典型的例子就是“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到今天谈判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每一次有进展就会被美国从中作梗,用“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给搅黄。

问题是,欧洲人会被毫不相干的“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给迷了眼睛搞不清楚美国人的小把戏?并不是!而是他们其实乐于这样做,他们乐于跟着美国“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的幌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一点在很多时候都被忽视了,诚然,从纯粹的经济考虑,“意识形态”、“国家安全”之类的借口毫无意义,但在他们眼中,问题并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

欧盟框架内话语权最大的三个国家,分别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而在欧盟框架外,除开美国话语权最大的其实还是英国,今天的英国虽然脱欧了但对欧盟的政治走向仍然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也就是说,除开美国,中国对欧盟的外交最主要需要摆平德、法、意、英四个国家,问题就出在这里,这四个国家里面除了意大利以外,另外三个都非常热衷于利用意识形态话题。

原因也不复杂,德国是意识形态话术外交的最大受益者,三十多年前两德统一、苏联解体,德国靠着炒作意识形态话题占尽便宜,后来又在科索沃战争中借机出兵完成了国家正常化。

所以每当美国借机炒作意识形态话题来搅黄中欧贸易的时候,德国其实很乐于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并且还会亲自掺和一脚。

法国在这方面也差不多,因为与德国竞争外交地位的原因,德法在这方面争相表演,而英国外交战略是典型的“离岸制衡”,和美国差不多,他们会怎么做谁都知道。

所以这就造成了在围绕“和平演变”、“意识形态”、“国家安全”这三类话题上,整个欧美世界对中国几乎“铁板一块”的表现,在他们都受益于炒作这类话题的大背景下,不要奢望通过经济上的“贿赂”堵住他们的嘴!

而台湾问题被美国炒作,变成一个西方认为的国际问题之后,实际上最后就变成了一个站队问题。

就像这次俄乌冲突长期化之后,没人再关心经济问题,而是严厉制裁俄罗斯成为了一个欧盟内部的站队问题,谁都必须表明立场。

而又因为,欧盟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维护这个松散国家联盟在外交政策上的团结性,是欧盟最大的利益,结果就是只要打开了一个“制裁”的苗头,接下来很快就会演变为全方位的制裁。

这就是中欧外交的本质,即在“意识形态”延申的所有领域,“美欧一体”的概念是广泛存在的

可以认为在这方面他们铁板一块,而在完全屏蔽了“意识形态”延伸影响的领域,美欧之间并非铁板一块,但又因为前一种情况,所以很多问题会被美国利用影响,成为中欧外交的绊脚石。

而具体多大程度上会被美国从中作梗使坏?这个就取决于中国行动的速度,一件事情做得越快受到的影响就越小,反之则会被美国牵制影响。

而台湾问题,如今已经不可能速战速决,收复台湾的时间,至少是5-10年以后的未来,而在此之前,美国有充分的时间将这个问题炒作、上升到牵扯欧盟团结性的地步!

也就是说,不要认为中欧贸易关系很稳固,因为根本上讲,这仍然是一种完全依靠经济存在的关系,经济固然是重要的,但仅仅只有经济支撑,这种关系仍然不够坚固。

这在长期以来都被忽视了,中国因为惨痛、复杂、以及至今仍然无法言说的近代历史,对“经济”有着一种疯狂的执念,但欧洲人,他们锦衣玉食几十年,恰恰很多时候是不把经济当回事的!

而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铁板一块,就意味着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在他们眼里其实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一种与异教徒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起来很难,而要摧毁他则很容易。

就像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瞬间跌至冰点,谁还记得在此之前默克尔执政十多年才勉强将俄欧关系拉到2022年1月的那种台面上过得去的样子?而默克尔十多年的努力被摧毁,不过是两三个月的事情!

在未来,当中国试图收复台湾的时候,中欧贸易会首先被他们拿来做文章,因为美国当然可能会出兵干涉,但欧盟国家、其他北约国家,他们并没有能力出兵干涉啊。

德国现在有几条军舰?英国现在有几条军舰?出兵是不可能出兵的,就只能制裁,使劲制裁,而这个制裁对中国带来的损失吗,会远比他们在俄乌冲突之后给俄罗斯制裁带去的经济损失,要更大。

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上的基础与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既受利于全球化,又因为中国没有美国那种很强大的能够随意对任何国家进行超规则打击的能力,因此在受到外部封闭式经济政策的对待时候,中国的经济又很脆弱。

互联网经济的泡沫在这几年被刺破之后,哪怕在后疫情时代中国靠着有利的出口地位维持着经济增速,但最终还是被外界影响不可避免承受了输入性的通胀。

而中欧贸易,在中国的国家战略规划中又是重中之重,甚至超越当年中美贸易的规划,这方面的影响会非常巨大。

换而言之,在我看来,未来中国收复台湾,美国于西方干涉台湾问题的局面,大体上包含两个部分:美国的军事干涉、整体上西方的经济干涉。

在我看来,后者的影响可能并不比前者更小,因为最近一年来,因为俄乌战争爆发,中欧之间,在经济问题上的相对立场与关系发生了过去无法预见的变化。

双方在经济层面的竞争正在日益激烈,未来双方的市场竞争关系上升到足以让他们发动一场贸易战的程度也并不意外。

因为俄乌冲突长期化,最后经济损失最大的一定是俄罗斯和欧盟。

首先是中国、美国的企业会趁此机会取得一波发展机会,而另一方面呢,中国加速了产业升级的步伐!

过去中欧之间在经济结构上是互相补充,高度合作的,而在中国加速产业升级之后,中欧之间产业上的错位关系未来将遭到削弱,竞争的一面会更强。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一个机会,那么他们与美国站在一起掀起一场规模庞大的经济战并非不可能,更何况美国也愿意看到这一幕。

所以基于对未来解决台湾问题,以及一些其他事务的考虑,现在中欧投资协定为代表的各种经济合作计划的优先级可能会有所降低了!

如何打破在“意识形态”延申的所有领域中,美国与欧洲那铁板一块的态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在欧洲的利益才会得到保障,否则的话,要是每个欧洲国家都像英国那样,这生意还怎么做?

不要忘了,前些年英国热衷于招揽中国资本进入,不久之后又撕破脸皮,公然立法禁止华为然后还把中国国企、中核工在英国的核电站建设项目的承建资格给砍了。

与此同时他们还厚颜无耻举办了伦敦招商引资大会想把中国忽悠进去,这种“先进经验”要是给别人都学去,以后中国资本就真别想出海了。

而未来比较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面临的另一个矛盾,是一方面中国现有的经济基础建构在开放的全球化市场上,中国应当是美国那套贸易保护政策的反对者。

但另一方面,中国为了基本的国家安全,以及极端情况下总体战的国家经济基础,还要准备好全球化被破坏之后的经济运作。

这两种诉求彼此矛盾互相不存在任何共同之处,如何把握好这个度,一方面保证和平时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保障随时能够将整个国家经济机器开进“战争模式”应对美国的威胁,是中国外交与经济上在十年尺度上的一个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