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公元11世纪至公元12世纪是整个基辅罗斯封建化进程发展最快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当中,土地所有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那种具备原始公社形态和性质的土地公有制度,逐渐被新型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所取代。原有的公社土地已经逐渐被这些王公贵族、王国官员凭借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不断侵占,原有的公有制土地占有形式已经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了。

与此同时,原来的公社成员,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的自耕农,在此时土地不断被兼并的情况下开始纷纷失去自己的土地生产资料,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在这个正在发生深刻社会变革的时代成为了脱产户。他们为了自己和家庭的衣食住行,不得不选择投靠那些占有大量土地资源的封建地主,为他们进行农业劳动,同时每年向他们缴纳相应的赋税地租,由此他们的身份实际上已经转变为了封建地主的依附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斯大公所占有的土地,由于罗斯大公的独特地位,这部分土地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国有和王室所有的双重性质。也就是说,大公及其王室所占有的土地除了在供给国家的财政支出之外,还会运用大量的经济资源去为王室的日常开支和消费作支撑。因此,罗斯大公作为基辅罗斯国最大的土地占有者,也会吸引了不少失去土地民众的投靠,他们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国家的依附农。

因此,在这种国有制土地不断私有化的发展趋势的推动下,整个基辅罗斯开始出现了封建社会所具有的两大标志性阶级,即封建地主阶级和依附农民阶级。这种社会阶级的剧烈转变对原来的奴隶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基辅罗斯逐渐开始摆脱较为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形态,开始向更为先进的封建社会迈进。但是机遇与风险始终都是并存的,基辅罗斯也开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辅罗斯封建地主阶级的具体复杂多样,且拥有着诸多特权

基辅罗斯封建地主阶级的具体复杂多样,且拥有着诸多特权

公元12世纪基辅罗斯社会的封建地主阶级以及依附农民阶级,正式成为了基辅罗斯社会的两大主要阶级群体。在今后基辅罗斯作为一个封建国家的发展道路中,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始终处于一个非常紧绷的状态,一旦统治者和封建地主们稍有不慎,这里的稍有不慎指的就是这些统治阶级开始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不断欺压、剥削农民阶级,那么农民起义也就要爆发了。

基辅罗斯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范围十分广泛,从最高统治者罗斯大公及其王公贵族,一直到一般的基层士兵都是整个王国的统治阶级,他们也是封建地主集团的成员。士兵当中的罗斯大公的亲兵部队是基辅罗斯极具特色的一个地主阶级集团,因为他们拥有能够直接和罗斯大公,也就是整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直接接触的机会。因此,尽管他们只是士兵,但是在特权方面却和一般的士兵有很大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世俗贵族按照当时基辅罗斯的规定,基本上都享有世袭权,因此他们是当时社会中稳定的地主阶级集团。在基辅罗斯的各方面法律规定上,充分展现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特性,比如在冒犯基辅罗斯的波雅尔贵族之时,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在一般的基层民众受到冒犯之时仅仅是做一点小的惩罚。如果按照罚金的金额来比较的话,地主阶级要比一般民众高出14倍。

在基辅罗斯国家还存在着大量的僧侣贵族,这些僧侣贵族和欧洲社会的宗教贵族十分类似,并且在特权方面也几乎一致。僧侣贵族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同时还受到贵族信徒的大量财产捐赠,当时的修院每年都能够获得田地、宅院,僧侣贵族虽然只是享有宗教方面的权威,但是他们的地主阶级性质是非常浓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建依附农民的生产形态多样,大部分为附属民,人身自由被大幅限制

封建依附农民的生产形态多样,大部分为附属民,人身自由被大幅限制

封建地主阶级在公元12世纪--13世纪的基辅罗斯,展现出了几乎井喷式的发展趋势,封建地主数量的不断增长,直接展现出了当时基辅罗斯社会土地兼并现象的愈发严峻。而土地兼并愈发严峻,那也就意味着基辅罗斯原来的基层民众,特别是以农业为主要营生的农民失去土地的现象愈发普遍。这些民众没有土地可以耕种,那么便失去了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要么成为流民,要么就去投奔当时的封建地主。

由此,封建依附农民在伴随着封建地主势力的不断发展、土地兼并现象的愈发严峻,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并且逐渐成长为了基辅罗斯整个国家成员数量最多的一个阶级。罗斯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土地一般实行的是公有制,因此耕种村社土地的民众被称为斯美尓德,他们有着完全自由的人生。但是到了公元11世纪和12,基辅罗斯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之后,这些自由的农民开始失去自己的土地,纷纷成为了国家的以及封建地主的依附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他们也开始纷纷失去自己的人身自由,他们耕种国家分配的或者封建地主租借的一小块土地,然后常年在此地进行农业生产,进行着与之前类似的农耕生活。但是有所不同的就是,他们没有自己的人身自由,再准确的说是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他们被限制在一小块土地之上,不准随意、大范围流动。在赋税征收之时,他们要根据自己耕种土地的所有者来进行缴纳。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依附农民实际上的地位非常之低,除了这种比较普遍的依附农民之外,沦为依附农民的方式,以及实际待遇还可以分出两个耕地的依附农民阶层,即扎库比和利亚多维奇。扎库比实际上就是原来公社时期自由斯美尓德破产之后形成的群体,他们由于失去土地不得不向那些地主借高利贷以及各种生产资料,但是由于债务沉重的原因,他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人身自由,成为近似于奴隶的一个群体。利亚多维奇则是因为签订契约成为依附农民的,当然签订这种不公平的契约也是因为生计所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辅罗斯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民众起义的大规模爆发,大量地主阶级被杀

基辅罗斯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民众起义的大规模爆发,大量地主阶级被杀

随着基辅罗斯两大封建社会对立阶级的出现之后,整个国家的社会矛盾已基本上完成了转化。封建地主阶级在不断兼并土地的时候,仍然不满足于自己的利益所得,他们开始将这种对于土地的剥削转向了大量依附农民的剥削。即通过高度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让他们进行高强度的农业生产劳动,与此同时给予他们的实际经济回报却是少之又少,因为大部分土地收益基本上都被地主以赋税的形式剥削了。

就这样,原本想要投奔这些占有大量土地资源的封建地主来养家糊口的民众,却没有想到再度陷入了一个更为剥削的境地当中。因此他们纷纷难以忍受这种极端困难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他们不想让自己变为任由封建地主随意支配,甚至是买卖的奴隶,他们想要的是自己的自由之身和生存的权利,但是当时的封建地主却没有给予他们这样的一种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基辅罗斯就出现了前文笔者所提到的现象,封建地主在任何方面都去为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去考虑,从而对于依附农民采取了残暴的统治方式,丝毫不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成果,因此大范围的民愤开始出现,由此引发的民众起义开始席卷整个基辅罗斯。农村作为受到封建地主剥削最为严重的地区,率先爆发了农民起义。公元1024年,基辅罗斯封建时代的第一次农民起义率先在苏兹达尔爆发。半个世纪之后,苏兹达尔再度爆发了农民起义。

苏兹达尔爆发的农民起义,斗争对象直指当时腐朽、贪婪、残暴的封建贵族地主,在这两次起义当中,大量的封建地主被民众杀死,他们的财富纷纷被民众掠夺。公元1068年,在都城爆发了第一次城市起义,此次起义直接使罗斯大公出逃。公元12世纪前期,城市起义蔓延到了大城市诺夫哥罗德,同样对当时的政府和贵族、官员产生了沉重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价

评价

基辅罗斯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在公元12世纪逐渐确立之后,整个国家社会阶级矛盾,已经完全被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和封建依附农民之间的矛盾所取代。在封建化的过程中,封建地主集团的成员始终都在不断丰富,像高级贵族的王室以及中下级的波雅尔阶层。

在封建地主集团当中,我们要注意到罗斯大公亲卫兵的独特地位。他们虽然属于一般的军事贵族,并且在地位上要远低于那些高级军事将领,但是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以及与大公的密切关系,使得其成为基辅罗斯封建贵族地主中的重要成员。

僧侣贵族地主的地位也在快速上升当中,得益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以及国家对于宗教的重视,使得僧侣贵族地主在没有担任任何重要国家官职的情况下,就能够获得大量的经济特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纷纷失去自己土地的农民,他们为了生计只好成为了地主们的依附者。

在封建贵族地主以及僧侣贵族地主的高压统治下,这些依附农民不断从事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但是其收益却基本上全部被地主所掠夺。最后这些依附农民不得不选择暴力起义的方式来打击这些腐朽贪婪的势力,从农村起义扩展到城市起义,使得基辅罗斯在当时遭遇了沉重打击,甚至连大城市诺夫哥罗德都宣布独立成为了一个共和国。

参考文献:《罗斯法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