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韩忠林 实习生 张嘉琦

仿佛在一夜之间,号称通关率只有0.1%的小游戏《羊了个羊》火遍大江南北,玩家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想要证明自己是千里挑一的“天选之人”,只可惜在游戏的特殊设置下,大都功败垂成。

“第二关太难了”“游戏设置不合理”“涉嫌抄袭”……尽管《羊了个羊》一直“绯闻缠身”,且不少玩家在体验数十次、上百次后直呼“上当”,可依旧有很多年轻人趋之若鹜,想要加入“羊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找来游戏产业分析师以及心理咨询师,共同一探究竟。

在睡梦中“通关”,有人一天玩近百次

9月中旬,#羊了个羊#突然登上微博热搜,成风靡全国的微信小游戏。《羊了个羊》走红前,在山东工作的河南小伙小赵就接触了这款游戏,却卡在第二关的最后一点。“每一次都觉得自己下次就能过关,不甘心,所以反复尝试。”准备放弃之际,小赵用了网友分享的外挂,十分轻松就加入了”羊群“(通关后才能加入)。“感觉靠自己不可能通关。”开挂玩了两天,小赵已然觉得《羊了个羊》索然无味。“如果能重来,我应该不会点开这个游戏吧。”

洛阳小伙余波也深感被游戏套住,“有一天玩到凌晨五点,然后睡觉做梦我过关了。”尝试了几天之后,余波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通关。“游戏公司做这游戏,就是为了接广告赚钱,肯定越难过关越好。”因为不当“韭菜”,余波按照网上的攻略,改了代码,把第二关改成第一关,顺利加入羊群,为地区第五名添砖加瓦。他在朋友圈分享说,“过不去就靠科技呗!以后不会再玩了。”

“只有0.1%的人能过关,我要成为这0.1%。”在读研究生还未开学的河南姑娘小鱼看来,《羊了个羊》好不好玩、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她只是想看看,自己是不是千里挑一的“天选”之人。最多的那天,小鱼玩了99次,用了8~9个小时。“这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怎么算浪费呢?”

很多小游戏,开发成本只有千元

《羊了个羊》突然出圈并非个例,最近几年,时常会有小游戏横空出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红。

游戏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类似《羊了个羊》《合成大西瓜》《2048》这种三消游戏(三个相同图案连在一块可消除),从上世纪80年代游戏机游戏盛行开始,就一直是长盛不衰的休闲游戏类型。

三消游戏最大的特征是无需持续游戏,属于轻度游戏且带有休闲性。“玩法简单、上手能玩,自然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个月’。”

张书乐介绍,类似《羊了个羊》这样的小程序游戏,主要成本在于创意,即游戏设定。如果不计算过审测试时间、因平台限制返工,研发制作只要2~3名程序员,花费1~2天工夫。“很多小程序游戏开发费用,成本只有千元。”另外,张书乐介绍,小游戏的制作就是重度游戏‘降维’,将过去一些需要客户端的手游、PC网游,通过‘换皮’的方式来吸引用户。

每当有《羊了个羊》这样的小游戏走红,很多网友都会觉得,游戏公司凭借低成本廉价游戏,赚得盆满钵满。

张书乐称,小游戏“随便弄一下就能圈钱”是假象,“小游戏设计的初衷是,一旦有爆款就赚十天半个月的快钱。”但小游戏真正能够成为爆款的概率极低,没有流量的小游戏尽管成本低,回本难度也比较大。

此外,类似《羊了个羊》这种形式简单、体验单一的小游戏,大都只能依附于流量平台。游戏公司想要吸引用户进入小游戏,往往需要在各种大平台推广,这部分成本不低。“大部分小游戏没有版号,只能靠广告来营收。”游戏公司在大平台通过广告引流,然后用游戏内广告赚钱,两相抵消后的营收空间极为有限。

娱乐满足趋于碎片化,小游戏造成开心放松的假象

《羊了个羊》走红后,很多年轻人趋之若鹜,这反映出怎样的心理现象呢?

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教指导部副主任王海勇认为,《羊了个羊》按照区域排名的设置,人为在虚拟空间做了关于个体和集体的“绑架”,让玩家获得自我价值感。但游戏本身纯粹是消遣娱乐。

“其实这种小游戏和碎片化信息是一样的。”小游戏只需要很小的投入就能获得当下的满足。这说明人们对娱乐的满足也越来越碎片化。

“小游戏制造了一种放松的假象。”事实上,玩家不一定是真正的快乐,只是完成了当下的感官刺激。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级心理治疗师杨勇超认为,《羊了个羊》的爆火跟每个人的客观现实有一定关系。青少年学生、年轻人有一定时间保障,没有生活压力,所以玩的比例较高。另外,很多游戏设置让玩家想通过挑战显示能力或获取成就感,“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就会放不下游戏。例如,玩《羊了个羊》宣传通关率低,通过了就更能突出“闪光点”。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