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讲内能、电学、磁学三个部分,很多人听得云里雾里,只记住了几个字母和几个公式。成绩从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开始下滑,到期末就惨不忍睹了。以北京70分的试卷来看,如果考试成绩低于60分,说明知识掌握不佳,需要巩固基础知识。

冲刺突击一个月

冲刺突击一个月

第一次见到鹤溪是21年5月中旬,当时70分的试卷考了30,她妈妈已经跑了几个机构,都没碰到合适的老师,经朋友推荐找到我,约我试听1小时。

女孩瘦瘦高高的,不太爱说话,我问她想先听哪个章节,她说滑轮组不熟,我说那好,我们先讲这个。从滑轮组的分类、构成开始,讲滑轮特点、绕线方式,又讲日常应用,最后回归到题型,讲考察方式、题目变化等等,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她觉得听起来很有意思,比学校讲得生动,便决定跟着我学。

后面利用周末和假期,一个月突击上了15次课,中考考了70(满分80,有10分过程分),相当于提升了30分。她非常开心,这一个月虽然异常地辛苦,好在自己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一点一点都加到了试卷里。

分析问题,因材施教

分析问题,因材施教

想要提高,首先要找到问题所在。

在第二次上课课间休息时,我问她喜不喜欢物理,她说还行,也不算讨厌,就是觉得学校老师讲得太无聊,听着听着就厌倦不想听了,然后稀里糊涂记了一堆公式,有些还记错了,考试就越来越差,更没心思学。听她这么讲,不抵触物理,那就还有得“救”。我带她花了8个小时的时间,按照声光热力电磁6个模块,把初中所有的知识点都过了一遍,把要记的内容都列出来背熟,能分清楚各个概念后,再开始找习题练。

其次是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

我问鹤溪她其它学科成绩如何,她说语文、英语、历史、化学这几个都没问题,就数学和物理弱一些;语文的作文根本不惧,一般都是38分(满分40),从没掉下过35;英语差点,初三以来没考过满分,老是差一点;历史最简单,看一眼就能记住,考试“有手就会”;化学也还行,不算太难。

听她说完我发现了她的优势:记忆力好,于是立刻调整了教学方法。我把各种概念先摆出来,让她熟悉一遍定义;然后用中文公式把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列出来,并且穿插了很多生活实例帮她加深印象;最后把所有实验都画出来,用什么道具、怎么个操作步骤、能观察到什么现象,都要画下来。

这么讲了几次课后,她自己都感觉物理变得清晰了很多,不像之前,那些新名词、物理量、字母在脑袋里乱成一锅粥。她还说,跟我上课做实验,上到最后变成了“灵魂画手”。

高效刷题,策略答卷

高效刷题,策略答卷

基础牢固后我们才进入刷题阶段。我不主张海量刷题,但刷题效率要提高。

我让鹤溪把选择题每个选项的过程、错因都写出来,对了的选项要记住,错了的选项要知道正确结果是什么。一开始她有些不乐意,觉得没什么好写的,还拖慢了做题速度,听我说不用海量刷题,这才开始按我要求写。

刚开始写没什么感觉,后来学校小测发现正确率提高了不少,来问我为什么,我才给她解释道,每次写过程相当于对知识点的一次复习,虽然没有刷太多题,但其实已经完成了很多遍的复习,这就提高了刷题的效率。

考试也有策略,先保证基础分都拿到。我把试卷题目做了分类,分成基础知识、实验题和综合能力题三种。

基础知识题比较简单,属于知道、能分辩就会做,包括单选1-11题,多选13、14题,填空16-18题,阅读24题,计算25题和26题第一问。这些题目耗时短(20分钟全能写完)、分数占比高(40分左右),只要细心做,再花个5分钟检查,全对是很容易的。

实验题(19-22题)难度适中,考察一些实验细节、方法和描述,分值接近20分,一般10分钟能写完。

综合能力题包括单选12题、多选15题,实验23题,以及计算26题,题目难度高,平均每道题耗时在5分钟左右,但是分值很少,合起来不到10分。这几道题我都是建议先跳过,等其它部分都写完、检查完,最后再来写。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一定不要走题海战术,而是要巩固知识点,把基础概念都记住、分辨清楚,熟悉实验,了解器材、原理、操作步骤、数据表格。考试更要注意策略,先把简单和中等题都做对,难题留到最后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