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30年。伴随中国航天员“太空出差”渐成常态,以及一次次接近全透明的大型直播活动,他们于我们而言,早已不再是神秘又陌生的群体。
然而,9月16日晚播出的这期《鲁健访谈》,还是刷新了不少观众的认知。
本期节目,鲁健走进中国航天员中心,专访了神十三指令长翟志刚。当晚,诸如#翟志刚在太空视频看见拖拉机超惊喜#、#航天员在太空很思念人间烟火#、#航天员回地球要重新学站立走路#等多个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观众表示,“这期访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人在强大背后温柔、细腻和浪漫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给了我们关于天上和人间的另一种全新的解读,太动人了!”
自去年1月2日亮相以来,《鲁健访谈》已经数次凭借集新闻输出、情感沟通和人文思考于一体的优质访谈内容“出圈”。
在严肃议题的大框架下,如何把中国故事讲得沁人肺腑、将中国声音传得直抵人心?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推出的一档创新节目,《鲁健访谈》持续用有纵深的洞察、有价值的分享、有温度的表达,打造着一本“行进中的时代人物志”。
烟火气的高端对话
用信息增量打破认识定式,增加观众的“获得感”
航天员在上太空之前,为何要在地面模拟舱封闭生活一个月?翟志刚作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从神七到神十三,两次出舱体验背后,他身穿的中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有哪些创新改进?从太空回到地球,航天员从身体到心理要经历哪些考验?未来航天员选拔标准会有哪些变化?
最新一期《鲁健访谈》围绕以上话题,进行了一场生动深入的对话。
访谈过程中,翟志刚最具感染力的一段剖白,源起于鲁健特别提到的一个小细节:“183天的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员在太空当中目前最长的一次任务了,我看到当时你跟家人通视频的时候,还让他们把镜头拍向外面,说要感受一下,看看外边的这个车辆等等。是不是有一种感觉,就是在地上的时候特别想去探索太空的未知,但是真的到了太空的时候,又特别思念人间的这种烟火?”
“趴在舷窗上遥望地球,让人最感到亲切的,就是民航飞机飞过去拉的尾迹,这就是人迹,这就是人烟”,翟志刚说,漫游太空大半年,自己当时非常思念地球上的生机勃勃,和亲友视频时,看到有个拖拉机开过去了,都是那么惊喜。所以当自己再度回到地球,走到哪儿,觉得都是那么美。
短短30分钟的节目,让不少观众意犹未尽。从翟志刚描述在太空出舱时“深不见底一片”的震撼冲击力,到分享返回后如何重新适应地球人的角色,再到参观地面模拟舱、“太空衣橱”……《鲁健访谈》借由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细节镜头化的电视表达,全面调动起观众的视听感官和心灵体验。节目在让观众大开眼界、获取新知的同时,更潜入到了航天员丰富而又柔软的情感世界。故乡永远是中国人最容易拨动的心弦,一个“太空游子”的乡愁,又怎能不令人心有戚戚?
纵观《鲁健访谈》一路走来,真诚的发问、朴素的交流、轻松的畅谈,贯穿在每期节目的始终。节目强调生活化,去掉仪式感,通过在细节处的精准捕捉,打开一个个深度认识采访对象的全新切口,这既赋予了高端访谈可贵的亲和力与烟火气,还用自然碰撞出来的“信息增量”,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获得感。
行进式的时代访谈
紧跟热点动态回应公众关切,“信息解渴”超给力
就在本期《鲁健访谈》播出的次日,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陈冬先后成功出舱。太空又多了一次中国人的“感觉良好”。
谈及神十四所正在以及即将创下的很多个“第一次”,神十三指令长翟志刚在《鲁健访谈》中表示,随着航天员在出舱时人机配合越来越密切,未来有望完成更加复杂、更加艰巨的舱外作业,比如进行空间站的太阳帆板拆卸、转移和安装。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鲁健访谈》带着对“太空之家”的诸多好奇,走进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对话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今年2月,中国航天集团冬奥专项办技术负责人王缜做客《鲁健访谈》,畅聊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上的航天黑科技,“过去大家认为航天就是发射火箭、卫星、飞船的,而经历过这次冬奥会,大家看待航天的视角会扩大,它可以跟社会接轨,为社会服务,为发展服务”;5月,鲁健对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进行专访,#戚发轫讲述儿时差点被改姓屈辱回忆#登上微博视频热搜榜首,一段催人泪下的往事,让无数观众深切体悟到了指引几代中国航天人接续奋斗的航天精神到底是什么。
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访谈视角,不同的议题设置,帮助观众逐渐丰富着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认知。大家每一次追看完毕,都会有新的惊喜、新的感动和新的期待。
这种紧跟热点动态、回应公众关切的“行进式视角”,构成了《鲁健访谈》的一大鲜明特色。据悉,节目最初筹备时,原计划是季播模式,后确定为每周播出。尽管高端的品牌定位与紧张的制播周期之间形成了一组天然矛盾,创作团队依然选择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将值得大众关注以及大众迫切需要的信息以尽可能迅速、全面、深入的方式传递出来。
以今年为例:北京冬奥会期间,“瑞雪迎春”智能复兴号动车亮相京张高铁,向世界展示中国速度与冰雪激情,鲁健专门踏上这趟列车,与电机控制专家李永东展开了一场时速350公里的对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鲁健访谈》拜访了88岁的人民艺术家王蒙,倾听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和解放区文学对一代文学巨匠的深远影响;值中阿建交50周年的重要节点,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做客《鲁健访谈》,解读中阿贸易合作亮点以及备受广大球迷关注的中阿足球合作;为迎接香港回归25周年,《鲁健访谈》置身于世界地图的场景,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郑永年通过对话来近距离地观察香港,围绕当今国际形势、中美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等话题,发表了独家观点……
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节目“一路走来”,到围绕2022世界5G大会、《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发布、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中国天眼FAST最新观测成果在《自然》国际期刊发表等各大领域的重要节点及时“发声”,《鲁健访谈》都以不缺席的主动精神,浓缩记录每一个值得铭记的中国时刻。
“跨越时空的可能,记录时代的脚步,在每一次靠近中看见未来。”《鲁健访谈》的“取景框”看似博大而多变,但它始终追随的,是大格局、大风范、大情怀的时代人物的脚步,以此聆听奋进的足音和思想的回响。
双循环的传播格局
打破对立与隔绝,帮助人们走出“信息茧房”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众声喧哗,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刻不容缓。在这一特殊背景下,《鲁健访谈》走近全球视野中的影响力人物,通过“记录+访谈”的方式挖掘访谈嘉宾个人思想和时代精神的交汇点,既用世界语言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也向中国观众打开广阔的国际视角,探索性地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传播格局。
“因为各种算法,新闻变成根据用户特征进行针对性推送,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信息茧房,人们对于新闻接收变得更加群体化,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和隔绝也越来越强”,鲁健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媒体人要通过提供不同角度的客观信息,来启发人们更多的思考。
基于此,观众也就不难理解《鲁健访谈》的格局之高远、视野之开阔、思想之深邃。在囊括政治、经济、科技、体育、文化等众多领域的高端对话中,节目不断从普通民众的立场出发,帮助他们发出“时代之问”。
西方误读中国的根源是什么?全球的青年又应如何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今天的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各种严峻挑战?我们的世界又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如果地球没有湿地会怎么样?假设科幻小说《三体》的情况在现实中发生,科学家将如何回答?在美国的持续打压下,中国的芯片技术路线如何寻找新的路径……这每一个问题,都围绕着我们真实的生活和未来的可能,尽管不是所有发问都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但《鲁健访谈》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帮助人们走出一己悲欢和杯水风波,更好地看清时代这个“庞然大物”,也在打开胸襟的过程中,努力成为更有生活理想、更有时代激情、更有家国担当的人。
根据CSM数据,《鲁健访谈》自开播以来,电视端观众规模近1.4亿,观众规模持续提升。与此同时,#88岁王蒙说对小说的爱仍热火朝天#、#戚发轫讲述儿时差点被改姓屈辱回忆#、#99岁老人谈如何保持天真#等正能量话题持续登上网络热门。不难看出,尤其是老一辈行业大家们的人生故事,对年轻观众而言有着巨大的魅力。
有观众如此评价这档节目的稀缺属性: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对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鲁健访谈》用立足新闻本位的专业底蕴,在一场场“百闻不如一谈”的对话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抵达真知灼见的通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