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环境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法院职责所、使命所系。”在全市法院营商环境大会上,扬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玉明强调人民法院要扛起重任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司法贡献。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司法作为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支撑、重要动能,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江苏扬州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硬举措”切实提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软实力”,努力为扬州经济发展打造安心放心的法治环境。

“预重整”助企“浴火重生”

继业公司是位于高邮市的一家小微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巨额债务无法偿还,曾一度陷入困境。高邮法院在了解到有关情况后,第一时间介入,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原来,继业公司早在2012年就在国家专利局申请并取得核电站核岛用地漏及清扫口等多项产品的专利,它所拥有的核电专利技术极具市场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高邮法院认为其经营价值高、市场潜力大,具备重整价值和条件。同时,为及时挽救企业,最大程度、最高效率维护债权人等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高邮法院便决定引导该企业通过破产“预重整”程序开展“自救”。

什么是“预重整”?人民法院在申请人提出重整申请后、裁定受理重整申请前,对经识别认为具有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能的债务人,决定启动引入预重整管理人,推动债务人在进入重整程序前先行推进预重整的程序。

今年3月,扬州中院出台预重整案件工作指引,并建立预重整识别机制,推动构建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衔接。

在“预重整”阶段,高邮法院协助、指导预重整管理人组织各方参与人协商重整计划草案,并最终获得全体债权人一致通过。而后,高邮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结重整程序。自此,继业公司“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此案是扬州法院审结的首例对中小微企业适用“预重整”程序的案件。利用“预重整”这一“良方”,严格遵循企业破产法立法宗旨及原则,充分发挥“预重整”制度“庭内重整+庭外重组”的制度优势,为各方参与人提供更多协调沟通平台和空间,提升重整计划可执行性,提高重整成功率,既挽救企业于危困之间,也有效保障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破”中有“立”,扬州法院充分发挥破产重整的救治功能,让困境企业“浴火重生”,助力市场主体救治和出清。据了解,两级法院已审结预重整案件1件,2件正在推进中。

“组合拳”为企“赋能提效”

6月2日凌晨5时,夜幕笼罩的扬城还未完全苏醒。扬州两级法院执行干警便已集结完毕、整装待发,吹响“扬法护企”专项集中执行冲锋号。据了解,此次执行行动统筹全市执行力量对涉企业案件进行集中攻坚,共出动干警282人、上门查找163户,执行到位350余万元。

这样的护企专项执行行动,今年以来扬州中院共组织开展3次,对涉企业案件开展专项攻坚,依法保障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执行质效是营商环境考核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反映地区执行工作态势的晴雨表。

2022年以来,扬州法院聚焦“1+4”专项行动,不断夯实服务企业举措,以执行职能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今年3月,扬州中院执行局出台《关于积极发挥执行职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二十条意见》,从善意文明执行、依法高效执行、精准失信惩戒、深化诉源治理推出20条措施,为发挥执行职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具体指引。此外,辖区各家法院还积极探索同相关职能部门创新联动,如江都法院积极协调信用办、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形成信用修复工作“大格局”“大联动”。

扬州法院研究并打出“助企”“护企”“惠企”“安企”组合拳,帮助企业保持市场竞争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引来源头活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对此,扬州法院积极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服务保障地方重点企业执行攻坚行动,聚焦涉企执行案件,本着加大力度执结一批、信用修复一批、“执转破”重整挽救一批的思路,帮助企业获得新动能。

据统计,截至9月10日,扬州法院涉企执结案件数1515件,执行到位涉及金额4.94亿元,有效企业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多举措”为企“把脉问诊”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

今年5月,扬州法院推动开展“百名法官进千企”活动,编印走访调研企业“百问百答”手册,对选定的1060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实地调研,为企业把脉问诊。

6月7日,扬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玉明带队走进位于江都区的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走访调研,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并听取企业家对法院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表示希望通过“进企业”掌握企业实际需求,将法院制定的司法政策、文件真正落地、落实。

“扬州法院主动走进企业、倾听企业呼声,有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亚威公司负责人对扬州法院司法护航企业发展表示肯定。

上半年,扬州两级法院法官实地走访企业348家,通过“望闻问切”为企业把脉问诊,问需于企、问计于企,以靠实举措为企业保驾护航。

此外,扬州中院积极推进驻工商联商事法官工作室实质化运行,通过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为企业化解纠纷、合理选择矛盾化解途径、积极预防风险提供有力指引。突出问题导向,深入开展专题调研,了解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与司法需求,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制定出台《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精准提供司法服务,全方位护航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如何更好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如何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扬州法院始终不断探索,让法治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撑,努力打造 “护企安商、惠企尊商”的扬州宜商司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