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人员外出务工潮出现,他们的后代“留守儿童”这一群体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紧接着,关注其成长生活环境的公益短片、纪录片相继推出,引起了各类群体以及社会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

发展到今天,一代留守儿童们大都已成家立业,他们或是追寻了父辈的道路——为现代化城市“添砖加瓦”;或是回到养育他们的土地上勤恳劳作;真正能跳脱出阶层的一代留守儿童可谓少之又少。

如今,伴随着互联网崛起第二代留守儿童,正再次出现在社会面前。与一代不同的是,相较于上一代单一贫瘠的童年生活,新兴短视频平台似乎为这些二代留守儿童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只不过懵懂的孩童尚且无法辨别——这道大门背后的景象,是光明敞亮还是暗象丛生......

充斥着短视频的童年,很容易让留守儿童患上媒介依赖症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手机等电子产品逐渐成为生活娱乐的重头戏,无形中使得儿童接触电子媒介愈发低龄化。

与城市儿童过度沉迷媒介,尚有父母严厉管教不同;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监护力不强,且媒介素养不高。无论是暂时留在家乡照顾幼儿的母亲,还是年迈体弱的祖辈,都很容易把手机等媒介的使用权下放给儿童,使得这类媒介担任了陪伴孩子的“第三方”。

或许在他们的想法里,孩子们不仅可以用手机和外出务工的父母维系感情,还能以此学习认识乡村之外的生活和世界。但孩童控制能力低,当没有大人介入教育,又没有足够的书本、课外活动释放精力,很容易把手机当作一种“玩具”,不知不觉加深了对媒介的依赖程度。

良莠不齐的短视频内容,会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世界观

就像这些孩子更喜欢的快手平台,虽然官方曾在2018年联手新华社现场新闻助力留守儿童们进城与父母团聚。但不可否认的是,平台上仍旧充斥着大量不适合孩童观看的内容。

这类视频,会导致孩子误认为成功仅是追求物质财富——挣钱要靠卖肾、傍大款、做主播等等;甚至认为抽烟喝酒的做法很“酷”,于是他们早恋、自残、打架并以此为豪。童年时期形成这般人生观价值观,可想而知成长过程免不了崎岖坎坷。

但不可否认的是,短视频平台为孩子搭建与外界沟通桥梁的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留守儿童的另一面。

以往电视展示的留守儿童形象,大都是脏兮兮地哭着要爸爸妈妈。而如今我们却可以通过短视频看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跟着爷爷奶奶上山劳作、偶尔在家里唱唱歌跳跳舞、和同学们在学校做场游戏......

短视频中的留守儿童们终于褪去了苦难的外衣,让我们意识到原来他们也是一群爱笑爱闹的孩子。

那么对于生活在短视频时代中的留守儿童们,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首先要提升学校的监管能力与父母的媒介素养

尽管外出务工的父母为了改善家庭条件,并不能常年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他们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理应主动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意识到沉迷电子产品的危害,为孩子上好媒介使用第一课。除此之外,也应时常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而父母不能陪伴左右的日子,留守儿童的学校应承担起监管责任。

比如利用风趣幽默的课堂、丰富的课外活动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开设关于电子产品体验课等,来告诉孩子们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方法以及沉迷的危害。同时对于已经接触短视频且形成不良观念的孩子们要及时进行引导,以教书育人的职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平台要主动加强用户监管,提高内容审核。

平台要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贯彻实名制的前提下,利用大数据精准核实用户身份,以防孩子们冒用家人信息注册;并对未成年用户的上网时长进行严格管控;通过弹窗提醒、小游戏等方式科普媒介知识;对于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要及时采取警告、下架等措施,打造文明和谐的平台环境;同时提高内容审核标准,拒绝低俗视频传播。

最后社会及各类组织群体,应当把目光更多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上。

正如前文所说,留守儿童所处社会环境复杂,很容易受到不良行为及群体的影响,出现抽烟喝酒、打架群殴、自残轻生等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从小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怀与陪伴,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很容易认为自己是不重要且没有价值的。

乡村老师能力有限,往往无法对孩子们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若是公益组织或社会爱心人士,有能力前往支教——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做评估、提供营养餐食,营造充满爱意和善意的氛围,相信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儿童”定会越来越少。

过去由于家庭认识和社会教育有限,我们更多专注于物质的捐献。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在提高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希望未来在家庭、学校、平台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能给予留守儿童们更多的关怀,让他们一步步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好青年。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