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K电视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

今年中秋节之夜,全国70个城市的270余块户外地标大屏,直播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中秋晚会信号。这次史无前例的全国大屏组网,为各地观众送上美轮美奂的超高清观赏体验,同时也完成了8K 面向C端的一场重要测试。

得益于国家和地方的新一轮政策联动,8K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了同频共振。作为当前视频显示技术的最高标准,8K技术历经质疑、蛰伏、破局,终于迎来爆发新契机。在这场8K超高清风暴中,处于产业链核心位置的8K电视,无疑站在了风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策加持,8K电视急速奔跑

8K电视的像素密度是4K电视的4倍,能够呈现出更加清晰的图像和更加丰富的色彩,观影时可以带来更接近真实的效果。将8K电视誉为视频显示“皇冠上的明珠”并不为过。

根据工信部的最新数据,我国4K电视加速普及,2021年4K电视的出货占比达到72%。根据调研机构Omdia统计,2021年全球8K电视出货量为35万台,预计2026年为270万台。相较超高清电视整体出货量,这个规模还不成气候。

一直以来,产业链更长、技术门槛更高的8K电视 “小步快跑”。对于8K电视,行业的基本判断是:处于快速扩张的初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8K电视市场爆发的“奇点”还未到来。这意味着,8K电视市场容量提升空间巨大。4K电视从概念到主流亦经历过类似的局面,一项变革性技术从诞生到成熟直至商业落地,需要时间的积淀,其中也包括消费习惯的养成和市场的培育。

2019年,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坚持“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今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到2025年,标清频道基本关停,超高清电视频道和节目供给形成规模。

政策加持下,以4K、8K为代表的超高清落地时间表和路线图进一步明确。

首先,国家和地方正在联动打造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政策高地,在4K电视占据我国电视出货量七成的背景下,将极大提升我国电视产业链由4K向8K迁移的速度。其次,近年来,超高清内容生态建设日渐丰富成熟,采用超高清电视格式制作的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以及体育、综艺等节目逐渐与8K应用端形成呼应。第三,5G与视频的融合给8K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例如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首次实现奥运史上通过8K技术直播开幕式和转播重要赛事,不仅成为“科技冬奥”一大亮点,还证明5G+8K的生态联合可以打开更多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K电视产业如何有效、快速发展,将热度转化成销量?事实上,当从高清到超高清成为显而易见的大趋势,上述问题的答案正在渐渐浮出水面。

8K终端先行,三星电视引领行业“破局”

目前,8K领域已经形成终端先行的良好态势,市面上的主流电视品牌都在加速布局并推出8K产品。

已经连续16年占据全球电视销量冠军的三星,同时稳稳坐牢了8K 电视市场头把交椅。从8K电视销量看,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的三星一枝独秀,其他品牌的市占率则较为分散。

在电视这片红海,技术和产品始终是三星破局的两把利刃,8K电视市场亦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三星2021年推出的Neo QLED 8K电视为例。今年三星对其在Mini LED背光源、量子点矩阵技术、Neo量子点8K处理器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升级。

从技术层面看,三星Neo QLED 8K电视进一步提升了分辨率这个卖点。其搭载的在半导体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神经元量子点8K处理器,集成20个独立的人工智能神经处理单元,每个神经网络都能基于画质特性分析观看内容,并将画质转换增强到8K超高清分辨率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产品采用Mini LED技术,背光灯珠只有传统LED的1/40,对比度、亮度、画质细腻程度都有了质的提升。

从产品层面看,三星Neo QLED 8K电视的亮点远不止于分辨率。在画质、音质、设计、智能等方面,三星Neo QLED 8K电视取得了平衡统一,自然地融入用户的数字智慧生活。音画追踪OTS Pro 技术,配合量子点处理器和8K人工智能技术,让音频效果更加身临其境。联手生态伙伴打造的8K超高清影视专区,持续更新8K内容的同时,还支持HDR10+画质提升技术,让用户的光影体验更加通透淋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K电视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芯片、传感器、面板等产业链条各环节的不断突破和共同发力。2022年,Neo QLED通过Neo量子点处理器对图像芯片进行了大幅升级,借助量子点矩阵技术达到了更高对比度……层出不穷的创新背后是三星在5G+8K领域完善的技术布局和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

让8K电视在更短时间内“飞入寻常百姓家”,除了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关键在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作为8K电视产业的核心推动者,以三星为代表的头部品牌正打破技术、内容、产品等诸多瓶颈,引领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