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他两次打破马拉松全国纪录。他在1965年的最好马拉松成绩是2小时19分24秒6,这个数字即便是现在,还是世界领先水平。从1957年到1966年,10年时间里,张普生的马拉松长跑成绩始终保持在全国前4名、世界前6名。”文中的他,叫张普生,今年85岁了。

10月4日,重阳节的早晨,给张普生老将打去电话,他开口先说话:“注意保暖哦,昨天气温39,今天降到19”,声音洪亮又清脆。我们俩一起笑了,笑得很开心。

张老电话里还说,他现在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走着就想快走,快走着就不由自主地跑起来......

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张普生老将人生故事吧。

以下全文转载本人曾经发表的文章:

活下去就是抗日 跑起来就是强国
——战争中乞丐与孤儿组合家庭的存续故事

2015年08月27日15:0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他1岁时家乡沦陷,3岁时失去所有亲人,成为孤儿

两位残年乞丐收留了他,3人相依为命,组成一个特殊家庭。

战争岁月里,部队首长嘱咐他们“活下去就是抗日”,站岗、放哨、收集情报,乞讨的路上多了份任务和向往;解放了,老师告诉孩子“跑起来就是强国”,他有了坚定的信念和顽强毅力的源泉,成为中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创造了世界领先成绩。

“活下去就是抗日”

1937年7月15日,张普生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河湖乡(现凉亭乡)一个农家村落,祖、父两代人靠帮工和租田耕种艰难维持生活。此时,恰恰“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第8天,然后的8年,是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1938年5月29日,日军下达大陆令101号,命令日军从合肥陆地行军,南下攻占安庆,后又下达大海令120号,命令日军波田支队协同海军沿长江西上攻占安庆。1938年6月12日,安庆沦陷。此时,小普生差一个月满周岁。
小普生家住的河湖乡正是日本陆军经过和占据的地方。据地方志记载,日军利用哨山、碉堡等为依托,四处侵略,视中国人生命为草芥,随意滥捕滥杀,恣意放火,烧毁房屋,连山旁的大树也不放过;日军侵占安庆期间,所到之处,即奸淫掳掠,控制沦陷区食盐供应,掠夺粮食;摧残民众身体和意志,强迫大量劳工从事各种繁重劳役,不是累死,就是被日军打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小普生3岁那年,常年忙于躲藏、奔波的祖父、祖母因过度劳累、饥饿和疾病相继悲惨离世;13岁的叔叔去他乡当了童工,11岁的姑姑给别人家做了童养媳;父亲一时间下落不明,小普生跟着母亲继续忙于四处逃难。
后来才知道,小普生的父亲和一群年轻力壮的男子被日军抓去做了劳工,后有人传过来话,这些男子被日军杀害了。在日军进村抓劳工之前,这群男人让女人们护着孩子先行各自逃命。这次逃难的路上,没有了任何食物,极度的劳累、饥饿再加上恐惧,小普生娘俩体力不支,几近跌倒丧命。
走到一个叫“夏老屋”的村庄,遇见认识的两位老年乞丐夫妇,他们劝说小普生母亲自己逃命去吧,留下孩子由他们暂时收养,如果继续跑下去母子俩都可能没命。母亲含泪给两位老人留下孩子最珍贵的两件东西:姓名和生辰八字。
母亲就此杳无音信,小普生成了孤儿,与两位老年乞丐相依为命。养父、养母虽然只有60岁的年龄,但看上去有8旬的沧桑,苦难的岁月里,养母的牙齿已经掉了许多,两位老人走路也显艰难。养父独自出门捡山果、捕小鱼、拾柴禾或少许的乞讨,再就是在山坡上种几颗冬瓜、南瓜,雨雪天一家人则由养父整理一顿“团圆饭”。养母则常年背着小普生到周边村庄,一手端碗、一手拿一根竹竿,跌跌撞撞挨门挨户乞讨。走遍一个村庄,娘俩便坐下来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养母用仅有的几颗牙齿把讨来的生硬食物嚼碎了再喂到小普生嘴里,然后再喂一口讨来的稀饭。后来,讨饭越来越难,许多村庄几乎没有了人家,就要去更远的地方,早上摸黑出门,夜深了才能回到家,风餐露宿山沟也是常有的事情,即使在酷寒的冬季夜晚。
一个深秋的夜晚,有人轻轻敲门、小声喊话:“老乡,我们是穷人的队伍,请开门”。养母抱着小普生坐在床上没动,养父则打开门,进来两位男子,他们简单介绍刚和日本人打了一仗,战士们需要隐蔽和休息。小普生一家在乞讨过程中听说过这支队伍,也知道一些情况,养父点头表示同意。一男子朝外挥挥手,两间破旧的房屋一下进来12人,其中有伤员。他们慢慢地给小普生一家讲很多事情,“我们对你家也早有了解,所以才放心过来,也知道你们对周边的环境特别熟悉,想请你们讲讲一些情况”,养父、养母笑了,屋里也逐渐温暖了许多。
小普生迷迷糊糊睡着了,早上醒来时,看见养父正在给战士们盛饭,战士们的碗里是他们一家没有舍得吃留着过冬的那几个大南瓜。养母不在屋里,养父说让她去村外看看情况去了。部队第二天晚上才走,很多战士拉过小普生的小手、讲过一些故事,他目送战士们离开时依依不舍地哭了。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家又来过一次部队。临别时,部队的一位首长说,汉奸活动猖獗,考虑小普生家的安全,以后不能常来了,要换个方式见面。首长交代一些事情后特别嘱咐:“一定要坚持住,活下去就是抗日”。
根据与部队首长的约定,小普生一家在以后的乞讨生涯中多了一份任务,每到一处都用心记住看到、听到的详细情况,在回来的路上与那些等在路边的熟悉面孔交流。养母拉着小普生的手,望着远处山壁说:“那上面的几个字是咱们的人写上去的,不要怕,他们一直在我们旁边”,小普生后来听说那四个半山腰高的大字是“杀尽汉奸”。小普生长大了才知道那支新四军部队的故事:“1938年10月,新四军四支队七团三营抓住时机,在铁铺岭伏击日军,打响了抗战时期新四军在怀宁县的第一枪。这次战斗,新四军击毙日军分队长1名,士兵28名;缴获步枪28支,手枪1支和其他一批军用物资。在这次伏击战中,新四军牺牲4人。”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日军也更加疯狂地“扫荡”、“清乡”,当地百姓生活更加艰难。日军在不远处的山头上筑起了碉堡,四周拉起铁丝网,严格盘查过往行人。小普生在跟随养母乞讨的路上,看到许多令他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一家5口活活饿死、病死在家里,无人收尸;日军过往的桥下有位村民躲藏,日军拉上来连捅两刺刀,然后扔进河里……
小普生6岁那年,养父劳疾病重,感觉自己不久要离开人世,忧心忡忡。养父、养母痛心商议很久,把小普生送给了离夏老屋3公里外的何姓人家。第二天早上天微微亮,小普生偷偷起床,用了一天的时间跑回夏老屋。养父气得不能动弹,养母捡起树枝抽打他,“我们是跪求人家收养你,结果你却连命都不想要”。小普生任由养母抽打,不躲不藏,始终一句话“我要和你们在一起,我要回家”。 15岁的邻居冬梅姐,端来一碗稀饭给小普生,向老人说:“小孩子皮肉都打红了,他无父母怪可怜的,不要打了”。小普生则端着稀饭送到养母面前,“妈妈吃”。养母没有去接碗,把树枝摔在了地上,小普生连忙捡起树枝请老人再打几下,解解气。此刻,养母一把拉过小普生拥到怀里,一边流泪一边把稀饭喂给小普生。
接下来,日子更加艰难。小普生患了一场大病,连续3天高烧不退,全身抽搐。昏迷中,小普生还喊了几声“妈妈,我要回家”,然后就没声息了。两位老人赶紧轮流抱着小普生,深夜到达小普生老家的宅子。他们将小普生平躺放在地上,然后用一块破布盖在小普生身上,两位老人在旁边默默地守候着。天快亮的时候,养母摸下小普生的鼻子发现还有呼吸,两位老人赶紧抱着孩子回到夏老屋。第四天,小普生慢慢苏醒过来,在两位老人的悉心照料下逐步恢复了行走。小普生活下来了!
渐渐地,小普生学会了做一些事情,参与着养家糊口的艰难生活。捉虾捕鱼、爬树摘果子、上山挖野菜,一些活儿逐渐熟悉。值得庆幸的是,那时鱼虾多,河沟里都能摸到。冬天特别寒冷,小普生的鼻涕管冻裂了,经常流眼泪,左脚趾冻伤了,但他仍然坚持摸鱼虾。“水煮鱼虾,天天能吃到”是他们家最开心的事情。
7岁时,那个寒冬,养父听说几个村民又被日军杀害了,其中有他最好的朋友,气愤和悲伤加重,骨瘦如柴的他卧床不起。养父告诉小普生:“我现在身体不行,无法和那些疯狗斗,死了变成鬼就能找日本鬼子算账了”。一天深夜,养父要解手,小普生搀扶着老人,用破布擦干破旧的木质马桶,扶持着养父艰难地坐上去。事后,再用全身的力气搀扶养父躺回床上。养父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用力喊了两声:“狗……”、“狗……”,便离开了人世。小普生钻进被窝,抱紧已经没有呼吸的养父身体一起躺着,一声不吭,整整一天。小普生钻出被窝时,发现养母正在默默地整理一些破旧的衣服和碗盆,操办着养父的后事。
8岁那年,小普生拉着养母的手,跪在养父坟前,告诉老人:“日本投降了,我长大了,我能养活妈妈了”。
“跑起来就是强国”
1949年5月,家乡解放了,怀宁县一个土改试点工作队进驻夏老屋,和张普生娘俩一起生活。养母最开心的事情,12岁的张普生戴上了“儿童团团长”红袖章,第二年还被评为当时的月山区模范儿童。因为乞讨生涯,张普生对周边的环境、人与事都特别熟悉,他的工作就是引领工作队到各处开展摸查工作。家里分到了两个人的土地,张普生和养母开心地耕种。
政府把张普生列为孤儿照顾对象,给予特殊政策,上学还提供助学金,他暗下决心好好学习。张普生读书到初中时,体质明显太差,鼻涕管断裂、脚趾时常酸痛、左小腿麻木都是早年留下的硬伤,且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上午第3节课都无法坚持。这都是小时候营养差、体质弱、劳累,长期受到惊恐所致。学校领导非常关心,区领导也是再三强调把张普生的学习抓好。学校领导安排体育老师带着张普生跑步锻炼身体,半年后体质明显增强。
老师带领张普生跑步锻炼身体的同时,始终强调一句话:“身体好了才能学习好,才能报效祖国,跑起来就是强国”。
身体好起来的张普生,每天早上,操场上都有他长跑的身影,信念和毅力支持着他坚强地跑下去。他不但顺利完成了学业,而且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获得5000米长跑第一名。这一跑,张普生始终没有停下来,并且成为了中国第一代优秀马拉松运动员。1958年他两次打破马拉松全国纪录,1964年获得华东1万米长跑冠军。他在1965年的最好马拉松成绩是2小时19分24秒6,这个数字即便是现在,还是世界领先水平。从1957年到1966年,10年时间里,张普生的马拉松长跑成绩始终保持在全国前4名、世界前6名。
1969年,张普生留在安徽省体委做了长跑运动教练,后来走上群众体育和老年体育管理工作岗位,长跑项目是他抓的重点之一。1984年,国家体委把参加在美国圣地亚哥举办的第十七届世界老年人长跑锦标赛的光荣任务交给了安徽,省里让张普生负责具体组团事宜。1984年11月27日,我国运动员胡瑞清、张亮友分别取得马拉松第9名和第10名的好成绩,一位中国女选手夺得一个单项冠军,多位位老人夺得了单项奖牌。该次运动会上,数次响起中国国歌、升起中国国旗。同时,中国代表团还夺得了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为祖国和人民争了光。代表团凯旋归来时,安徽省领导亲自到机场迎接,国家体委也发电报表示祝贺。
如今,张普生已经是78岁的老人了,但他还坚持在老年体育社团管理工作岗位上,任安徽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张普生的组织下,安徽每年有十几次全省性的老年体育活动,市、县更有当地主办的几百场延伸运动。目前安徽全省各地有老年健身运动仅教练员、裁判员就有2000多人,推动着全省老年体育活动健康向上发展。
“我欠的债太多,现在忙工作就是还债”,目前,张普生时常放在嘴边的话。“两位老人收留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负担的增加却缩短了他们的生命”,“乞讨中,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欠相亲们的债”,“赶走日军,家乡解放,那些牺牲的战士,乡亲们永世欠他们的恩情”,“党和政府培育了我,这个债永远还不完”。
每每说完这些话,张普生都眼含泪水。每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座谈会上,张普生都铿锵有力地呐喊:“我们永远要做到:铭记历史,富强中国,圆梦中华”。(叶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