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方略研究院 许路阳

针对过去传播得沸沸扬扬的美国基础教育是否薄弱,如果确实薄弱,又是如何支撑起世界一流的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问题,美国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院校研究与学术规划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兼职高级研究员常桐善教授“越洋传经”,同宝安区中小学校校长及教师分享了他对于中美教育体系差异和美国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理解。

在讲座中,常桐善解读了美国教育体系及中学生高深学习机制(即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在他看来,中美教育的最大差异在于,美国教育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学制、课程设置等较为灵活,较为符合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特征,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实践机会,而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强调“齐步走”,缺乏具有激励性和探索性的学习参与机会,不能满足拔尖学生高深学习(advanced learning)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创新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常桐善强调,美国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突出特点是齐全、灵活,不同内容、层次、级别的课程应有尽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便于他们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学校也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所有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了基础。

“我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一些高校新生的核心能力比美国大学新生的能力要差很多;我在国内的教学和交流中也发现,一些高校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仅达到美国部分小学生的水平。”常桐善说。

而在教学模式上,美国通过小班教学、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深入参与课堂讨论,再辅以高中及大学期间课前课后的庞大阅读量(有的高中文学教材厚达2500页)和作业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常桐善认为,美国高校与高中合作助力中学生高深学习的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其介绍,高深学习是指超过高中普通标准的学习内容,相当于大学基础课程难度。在美国,学生参加高深学习的途径比较多,包括大学先修课程、国际学位学士课程、高中荣誉课程、大学夏校课程、大学网络课程、大学社会延伸项目课程等。高中生参加这些高深学习课程后,不仅能得到高中的课程认可,也在大学招生、人才选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待学生入读大学后,相关学分可计入本科通识教育和基础课程的学分

这样的优惠政策有利于激励高中生参与高深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是相当一部分美国本科生在入校前已拥有大约一学年的大学基础课程学分,也就是30个学期学分。

此外,常桐善提供的数据还显示,美国大学生在高中参加“高深学习”对他们高质量完成大学学习也有积极影响,如为他们在大学期间继续“高深学习”(如高年级、研究生课程)奠定了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美国高中与大学之间在高深学习方面的密切合作,缩短了学生从高中到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过渡时间

最后,常桐善强调,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否薄弱,大家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且思考的出发点不同,结果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但美国基础教育确实给位于美国的世界顶尖大学培养了一大批非常出色的高中毕业生,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当然,美国教育也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中国在发展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取长补短

常桐善还指出,对参加交流的校长和老师来说,为了实现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拔尖人才的目标,基础教育应该担任什么职责,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