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生活

在大多数人眼中是

青灯古佛、晨钟暮鼓、戒律深严

总带着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叁点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叁点后

千年古刹——国清寺

却藏着非常接地气的一面

每年的出坡劳作

就跟普通大众并无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禅,是僧侣所必修的一个"觉悟"法门,也是中国古代佛教寺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所谓“农禅并重”,讲的就是僧侣融禅于农、以农悟道的生活习惯和修行方式。

来源@livinginAu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livinginAug

长期开垦荒地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农禅的最大特点。所以,在天台,晨间早一点,或者傍晚时分,你经常会在田间看到劳作僧人,或者出寺时偶尔还能撞上刚好劳作结束,牵着牛回来的僧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三木与食

进入国清景区

沿途可以看到一派田园风光

稻田在夕阳下闪着金黄的光斑

映着半山腰上那座历尽千年沧桑的隋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清寺从建寺开始

一直保持着“农禅并重”的传统

劳作和禅修都是修行的必备课程

每年国庆节前后

水稻金黄且诱人

能看到僧人在这里劳作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割结束后

师傅在寺内空地铺展各种大席子

铺上新鲜的稻谷晾晒

走到后院

随处都堆满了印有“国清讲寺”等字样的竹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何事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何事集

金黄的大片稻田

成为秋季限定的出片地

以隋塔为景

既有千年古刹的庄严肃穆

又带有稻浪滚滚的生机勃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便是禅宗所倡导的“寓禅于农,农中悟禅”,这便是“农禅并重”的国清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秋高气爽的自然风光,不禁吸入微凉的空气,来一场回归自然的修身体验。景区入口的【庐境】酒店,练习易筋经、喝茶烹饪、抄经打坐...是治愈心灵的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稻田边的【三木与食】,装修是极简的原木风格,透过一扇窗,记录着四季更迭、春华秋实,让前来的游客一年四季看不同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禅并重”传承千年

金黄稻谷铺满殿宇庭院

这是独属于天台国清寺的秋季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