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太快,距离2022年结束还有84天。

换句话说,楼市销售期已不足3个月。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1

9月天津楼市数据出来了,并不好看。

三项核心指标变化:

供应48.3万方,环比下降24%,同比下降62%。

成交65.5万方,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34%。

成交均价17214元/㎡,环比上涨1%,同比下降1%。

提一句,9月的供销量水平为同期历史最低点。

供销量萎缩的核心原因有三,其一,销售周期短。其二,需求端购买力较弱。其三,预期信心不足。

十一期间两个市场变化:

一是利好密集出台,政策赢麻了。

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免个税优惠救市大招三连击,提振预期信心。

可以说,十一期间,天津楼市新政效力在持续释放,上层重磅新政推波助澜。

二是新房市场分化加剧,降价潮滚滚而来。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期间,降价促销的项目超30个,并开始了“十八里相送”,送车位、送装修、送物业费、送车、送家电......

2

前几天,与圈中一位营销总聊天,提起当下市场哪类项目卖得动?一是核心区的学区房。二是央国企的优质项目。三是,狠狠降价的项目。

前两者不过多赘述。那么究竟降多少才能撬动市场?

道士君盘了盘降了价,并起了效的项目,常规降价幅度在2000-3000元/㎡左右,力度大的在6000-7000元/㎡左右。

那么,是不是所有降价的项目都值得买?

先上两个实例。

道士君曾多次提醒过,在一个城市目前有且只有一个项目,一开盘低价抢市场,后续更无底线降价的,果断放弃购买。

也曾爆料过上述不要命式降价项目的风险点,当时有客户明智去退了房,有的还是抵不住降价诱惑,买了,现在面对的是可能停工的风险。

武清某项目,9月加推,降至9000元/㎡左右,一堆人疯抢,结果,十一没过完,这家房企宣传暴雷。

所以,不是所有狠狠降价的项目都值得买。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一,项目还算得上优质项目。其二,开发商属于安全绿挡房企,无劣迹盘、烂尾盘、停工盘风险。其三,项目地理位置上,不是处在偏远且无发展潜力的片区。

不夸张地讲,如今的降价、如今的市场,买到烂房子的概率超50%。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当然,十一期间,有降价的优质项目,卖疯了。比如运河文化城、首创禧悦、未来城、万科生态之光、中海国际公园城等。

还有一类高品质改善类项目领跑市场,也卖疯了。比如:中海天空之境、绿城水西云庐等。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在天津市场,即便受疫情影响,但高品质项目,购房者认同,这样的项目,一旦有足够大的价差,抢购都可能会发生。

目前还有一个真实的市场现象,央国企的盘市场及买房偏好度排第一位。稳健民企紧随其后。

不由想说,2022年,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但高手却不再出身草莽。

可是,在这场价格战中,很难找到赢家。

3

面对新一轮降价潮

一句话:并不是所有的降价,都是机会。

有的降价,省下十几万捡漏;也有的降价,能让你站岗十年,甚至钱房两空。

市场混沌期,房子更要好好挑、用心买。就算价格再低,诱惑再大,也要保持清醒,乱买的后果,承担不起。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而针对市场变化,几条建议。

第一,密切跟踪政策。如果政策持续放松,新房继续,二手房跟上,那么未来楼市回暖的力度会增大。

第二,所有置换的行为,尤其是向上置换的要加速了,看看北京、杭州等改善市场的火热就能嗅出端倪。

第三,未来依旧是分化。城市、区域、板块、下沉至项目,层层分化。所以简单的买入并不能确保你的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这一点与回暖无关。

第四,市场不确定性中长期存在,波荡筑底还在持续。十一期间,根据中指监测数据,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国庆假期下降37.7%。若不是为了置换卖房的行为,可以暂缓,等待市场新的变化。

第五,楼市正式迎来第五次“大宽松时代”,说新一轮买房窗口期没有错,买在低谷,卖在高峰。但重要的是看个人真正需求。

数据信息来源:京津冀数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