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敬惜字齋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初次知晓《大医精诚》是多年前在道观之中。药王殿当中供有“孙真人”像,在一旁的简介里提到此文。彼时与医学尚无缘分,并没有细究。忝列门墙后,各种原因所致仅背过“凡大医治病”一段。直到这几天又与师兄、女友说起此文,才下定决心细细研读一番。

文章的作者孙思邈是唐代京兆人,年幼多病,后来为治病散尽家财,有感于百姓治病难,通过努力终成一代大医。《大医精诚》见于他的《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这篇论述医德的文章,开创了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先河,历来为医家所重。

读完全文,我认为题目中“精诚”二字可以看作文眼,故整篇文章大致可分成两个部分,即分别围绕“精”字展开的学医须精,与围绕“诚”字展开的为医要诚。

先说学医须精。“学精后能业精”。学医自古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且“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打底,凭借再精良的医疗器械,也无法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但想要做到精又谈何容易。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终身学习并及时反省、总结是医者必不可少的。

所以“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在学习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切不可妄自称大,如“愚者读方治病”般误人误己,更不得道听途说,始终怀着一颗坚定的初心,在专业的道路上不疾不徐地前进。

关于为医要诚,孙思邈用了大量的笔墨,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其观点。

一是我称其为“为医之心”。我认为作为一个医生应当内慈外谨。外谨可从学习处方等专业知识处体现,什么是内慈?心存天下苍生,做到与患者感同身受。当立下救人之志后,面对求救者,便“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一心赴救”,如至亲般切身为患者考虑,忧其所忧。患者也许能在病痛之余感受到人文关怀,使内心得到片刻慰藉,甚至重燃起对抗病魔的斗志呢?所谓医患交心如是。再如患者有创伤,严重者甚至发出腐肉味,清创时,“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亦是吾志也。

第二是“为医之法”。孙思邈先写道:“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生命”,“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这让我想起抗战时期来到中国的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医生。他在晋察冀边区尽心救治军民,又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不幸为手术刀划伤感染,医治无效去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想能不能救治伤病员。这样毫不利己,一心为人的精神,不就是大医的精神吗?

至于诊病处方,千万要细致,并且要做到“临事不惑”“无得参差”。稍有不慎,则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而学医、为医虽难,一旦有效果,免不了“丝竹凑耳”“珍羞迭荐”“醽醁兼陈”,所以优秀的医生往往随时随地都处于各种名利的诱惑之中。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不忘本心。舍本逐末,“专心经略财物”,不但于医术毫无进展,必将为名利所害。凡此种种,不得不慎。

说到这儿,又想起之前一位老人家卧病不便前往,其子携主诉及舌像来开药,王老师不允,当即决定登门面诊。因老师身材高大,请脉时便蹲着。整个过程,毕恭毕敬,严格参合四诊。起来时却险些摔倒,我们想扶,怹摆了摆手,嘱:“都记下了吗?不可专事攻,也需固护正气…都是如此的…”后来才晓得怹已经操劳过度了。如此数次,终使老人家恢复健康。这件事情至今令我难以忘怀。游于医海的这段日子,自然艰辛,但并没有觉得累。现在想来,我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兴趣,很大一方面就是因为受到“大医精神”的触动。这是后话。

我不太认同孙氏“不用生命”这一观点,这可能跟他同时也是一位羽士有关。自应发自内心尊重每一个生命,也不能完全因此放弃相关研究,以人为本。个见应加上限定词,如“任意”之类,更符合当下环境。不过大医之所以为大医,除了他高超的医术,在千余年前就有如此深刻的见地,实在令人感佩。我毕竟有些狭隘了。

“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这是明人王磐在《扁鹊墓》诗的结尾。《史记》说扁鹊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医,洞察脏腑,烛幽发玄,是因为他饮下了“上池之水”,了无杂念。这多少有些传奇色彩。不过我觉得,《大医精诚》的内涵倒有些上池之水的意味。倘若真能洗去些胸中浮躁,安神定志地在医学深耕,或许就离各位先贤更近一些了吧?

(图一为自藏《备急千金要方》正文首卷卷端书影;图二为常老师讲授针灸课;图三为山珠半夏,滇省常作半夏用;图四土语习称“大半夏”,功略同,有异,恕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