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时候不小心就错过太多

低头时流星划过

人闲时繁花已落

打开抖音时刷不到椰树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椰树直播有好大

的福利(我说的是优惠啦0_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就放这两张动图得了

不然怕被人骂咱们公众号不正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港真,这次椰树的直播

不出意外的话

就要出意外了

不少媒体都发文指责

擦边、低俗、辣眼睛、博眼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争议当然就有网友各自站边了

支持反对的基本两两开

这里就不多累赘说了

就椰树本次直播事件而论

木木(注:以下仅代表个人看法)觉得

椰树做得算“中规中矩”甚至说“保守”了

毕竟在争夺直播流量的当下

别说穿着紧身衣热裤扭个小舞

那些衣着清凉贩卖软色情

性暗示动作、污言秽语对骂

低俗+恶俗的直播行为屡见不鲜

更是有过之而不及

我对此类直播忍受的阈值已经很高了

所以这些骂椰树直播事件的媒体

指责这些大胸小姐姐跳舞是“低俗”“擦边”

是不是骂椰树骂惯了

还是平时根本就不刷抖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

秉承着一句“正义”的老话

“为何他们不骂别人,只骂你呢”

自然是椰树本身就是“劣迹斑斑”

广告一直以来跟“低俗”二字挂钩

而且还是个头铁

即使官媒批评还是屡教不改一条路走到黑

才会又又又被舆论反噬

这次当然又“火”也不意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看来直播事件就是续集跟番外了

很多博主已经挖坟式

将椰树历年低俗的广告片扒了一遍

也说了太多痛斥低俗广告的言辞

咱们再拾人牙慧就没意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告片好奇怪哦,再看一眼

所以与其口嗨骂这种低俗广告

(就算你怎么骂,人家也估计不会改)

不如来探讨一下

椰树为什么会一直持续坚定地

拍出、做出这种

大伙普遍认为low的广告

木木又要开始胡说八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一定会有粉丝说

这问题还不简单么:当然是为了博眼球

毕竟“色情”是永远不过时的话题

这样说当然没错,但论点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答这个问题装逼

还是由历史、文化、品牌营销

甚至是老板的个人喜好等观点出发解读

才不愧以运营人的身份

在朋友面前谈论椰树时好好装一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椰树

设计并不low

广告片也没有又大又白的胸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敢想象这是当年椰树的平面设计?

甚至在1996年拍过一条

王家卫意识流风格的广告片

妥妥的文艺风走在潮流的前线

据说,这支广告片中的配乐

《Quizas Quizas Quizas》

在四年后的2000年被用在《花样年华》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的椰树包装没有红黄蓝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B站中国广告博物馆

如果按照这种风格走下去

椰树或许能做成当代新奢饮的潮牌了

但就在那几年发生了

柯兰亭与椰树集团之间的纠纷

简单来说就设计师与公司闹掰了

最终导致之前的包装调性都不能使用

于是网传由老板亲手用word设计的包装

就这样横空出世

也就是如今传播得最广我们最熟悉的土味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如果将椰树品牌风格大变

全归咎于因为这场纠纷

木木觉得把这事看得太过重要了

毕竟我要是老板

找个第三方设计公司做一套类似风格就行

何必大动干戈大切大悟

将大众熟悉的风格彻底推翻

只能说这纠纷案推动了

椰树对品牌设计“升级”的进度

这种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源

还是要从市场受众的影响才说得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

96年前后一些国际大型超市相继进入中国

全国各地纷纷出现区域性的单体或连锁超市

到了2000年

各地的超市已经具备了自己的规模

人们开始选择离家最近的超市购

而大大小小的超市出现

商品“货架”也开始与国际接轨

变得规划化、标准化

不再像过去“超级市场”“自选商场”“供销社”

商品的摆放出售毫无规律

并且在那个还没有电商概念

上网都只属于少数人的时代

超市是快消品的主要出货渠道

快消品在货架上

谁抢占消费者视觉谁就能抢得先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设计就算现在放超市货架也十分显眼

如果从超市崛起的时间线

与椰树设计“升级”时间线比对来看

“土味”或者说抢眼的设计风格

确实是符合当时的市场现状

可以说椰树老板还是挺有洞察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味的设计勉强能用货架视觉理论来解释

那“从小喝到大”“每天一杯,白白嫩嫩”

这种软色情风格为何会出现呢

你也可以说它是低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传那个年代的老板

甚至是大多数的成年人

受当时香港低俗商业电影文化的影响

潜意识里认为擦边球并不违法

并能最大程度地吸引眼球,可谓是广告利器

而且嘛,那个年代

连家里挂着美女日历也是司空见惯

整个社会风气使然

多数人并没有觉得太多不妥

所以,在当时的受众

对于美女广告也是喜闻乐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的尺度可真大

当然,将椰树这种低俗广告

归咎于那个年代的文化氛围使然

狗听了都摇头

毕竟当时很多国产品牌的广告

是非常正气的

即使不会太有创意,但起码不会低俗

像汾煌可乐、健力宝之类的饮料

而椰树那时候已经开始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种“歪风”的成型大概来自于

椰树对自身产品定位的不清晰有关

品牌或产品在营销时

往往需要一个独特的场景功能认知

来告知目标消费者

其产品\品牌能满足特定的需求

以其他饮料为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对核心卖点延伸

无论是广告语,还是广告片

都会在特定的场景里,展示特定的“功能效果

而反观椰树

“从小喝到大”“喝了白白嫩嫩”

始终围绕女性做文章

传递出来的效果与女性胸部“又白又大”有关

与“鲜榨”“不加椰浆”“不加香精”的卖点

包装盒可是写得明明白白

可以说是关系并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你要是说喝椰汁丰胸就是它的卖点

那木木只能说“是在下输了”

甚至建议椰树别打擦边球

直接把“球”给玩明白将尺度放大

不要用什么“从小喝到大”

直接用“有耶奶大”

将投放渠道做得更加精准

比如去美容院、整形医院、内衣店做投放

还能美誉为

“为了不影响儿童健康发展,做有责任的企业”

甚至可以把内衣、丰胸等周边开发一下

实现内服外用,做大做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呢,要是椰树认定“丰胸”是卖点

也不会在被质疑时

赶紧祭出一条广告片

来解释“从小喝到大”

指的年龄变化而不是杯罩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正题

或许正是椰树这种对产品卖点

没有深层的挖掘与思考

选择了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捷径”来推广

尝到一次甜头后

就像吃了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在低俗的边缘来回游走

甚至到了今天以此为乐为傲

就这行为来说

其实是一种耍小聪明的“偷懒

因为品牌塑造本来就是又苦又累的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虽然椰树的广告被批评低俗

但产品始终是不错的

从最初攻克油水分离技术

开创天然椰子汁品类

到选为国宴饮料

品质在这几十年来始终口皆碑

但在新时代下

木木还是建议椰树

多去了解一下当下市场的语境

认真思考一下品牌这件事

毕竟“”字头上一把刀

这句警世名言对男人,对品牌都十分适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章:

《中国超市38年简史》

《接地气还是低俗——椰树集团转型中的迷失》

《中国又土又污的饮料,一年狂卖40亿》

想看更多逗比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星标 置顶我吧

每周三或周五不准时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