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步入第四季度,对于沈阳楼市而言,市场仍在低位徘徊,未出现明显转机。

根据中原地产数据显示,8月沈阳商品住宅成交39万平方米,同比降42%,环比降5%。上半年沈阳楼市除了在5-6月的房交会期间,楼市出现一波大幅度的正增长,其他月份均为环比负增长。

在楼市政策层面,限购政策基本全面松绑,各种利好楼市的政策相继出台。8月22日,央行宣布新一期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年期LPR由4.45%下调到4.3%,沈阳首套房贷利率已执行4.25%最低标准,沈阳各区推出了各类“花式”购房补贴,住房公积金政策也一再放宽,甚至推出了“一人买房全家帮”的优惠政策。

楼市政策宽松本应该有助于楼市回暖,然而在沈阳楼市上并没有快速显现。

开发商年底销量冲刺,引发价格乱象

楼市有多冷清,开发商促销热情就有多高涨。对于目前沈阳楼市现状,开发企业为了促成交也是用尽了浑身解数。为了规避违规风险,售楼处没有出现明显降价,但通过其他一些渠道,价格已经出现明显下调,一些项目单价降幅超过千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降价虽有利于盘活销量,但也容易扰乱市场,引发业主维权。

2021年碧桂园大城印象楼盘降价问题曾引发业主投诉。据业主描述,天汇8期项目单价仅8300元左右,当时房产局备案价为11300元/平方米,业主认为之前买房每套至少赔15万—30万元。近期又有网友爆料,碧桂园天汇推出一些工程顶账房单价可以做到6000元/平方米左右,进一步突破了价格底线,引发了不少前业主新一轮的投诉。

价格混乱不仅引发业主维权,同时让购房者无所适从。一位计划换房的李先生告诉小编,计划在今年将两居室换成三居室,本来看中一个项目,无奈该项目频频调价,让他不敢出手,只能继续等待观望。

购房者更担心交付和楼盘质量问题

以往买房比较关心房价,对价格敏感度很高。今年不同的是,购房者更关心项目能否按时交付和楼盘质量问题。

一位购房者表示,目前不少知名房企都有资金暴雷的风险,现在买房首选资金充裕的房企,毕竟一旦房企资金链断裂,会波及全国所有项目,不仅会延期交付,同时项目烂尾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网友投诉,沈阳大东区中梁金科玖禧项目,已违约停工2个月,停工的原因主要是资金缺乏,无法保证在9月底完成交付。该网友推测,沈阳大东区中梁金科玖禧,全部购房款约5亿左右,监管资金按节点应剩余20%(约1亿),足以保证一期七栋楼盘交付,但现在施工方停工到售楼处讨要工程款,总包单位已一年未收到支付款。

目前该网友的投诉得到了沈阳市房产局官方回复,经了解,中梁金科玖禧项目由于资金问题导致不能按期施工,沈阳市房产局已约谈该公司,责令该公司积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尽快复工。

已交付的楼盘质量“缩水”,成为近期业主投诉的主要问题。

一位业主在自媒体平台投诉,碧桂园天汇项目还未交房,就发现室内有严重漏水问题,房主表示,这样房屋质量,真的不敢收。一位网友评论称,园区一半住户都存在漏水问题,该业主投诉的问题似乎并不是个案。

“五星级的家”曾经作为碧桂园天汇项目的宣传语,如今却成为碧桂园业主对于房屋质量无奈相互调侃的一句话。

交付项目存在偷工减料的质量问题,不只出现在普通住宅上,一些所谓的“高端”洋房项目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从7月—9月,指尖舆情监测系统发现了多起因楼盘质量问题引发的维权投诉。其中相当多一部分是关于交付质量不达标的投诉。由此可见,楼盘交付质量问题已经成为购房者关注的焦点。

临近年底市场仍没有回暖迹象,8月沈阳房地产市场有上升的趋势,但恰逢疫情来袭,一些售楼处关闭,客流量再次减少,刚刚有复苏迹象的楼市再次受到影响。

为此,不少开发商发起新一轮的“价格战”,然而面对目前整体市场颓势,似乎并不是单纯依靠拉低价格就可以扭转的。沈阳楼市回温需要时间,更需要信心,开发企业在期待明年楼市能够迎来暖春前,应该给予购房者足够信心,把好项目质量关,做好“保交付”,真正解决业主遇到的问题,才能度过行业严冬,迎来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