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了楷书的起源阶段,这一篇讲楷书的发展阶段。
晋代楷书
纵观历史当以东晋王羲之为代表是当时的革新派。将草,行,楷,三种书体以不同以往的斩新艺木样式,突破旧的模式,不仅仅前无古人,即便过去了千百年,后人也难出其右。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一般认为生于西晋太安二年,卒于东晋升平五年(303一36l),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故称王右军。以一具革故出新的楷行草书的辉煌成就被称作“书圣”。现有遗作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都是后人临木与摹本。与钟繇的小楷《宣示表》《贺捷表》等作相比其用笔,结构,蕴味等都已截然不同,王羲之的楷书简化了起笔与收笔,横画也不再那么夸张,主笔多用竖画,字体方整,姿态典雅,点画在笔势与笔意内相呼映。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小儿子,小楷《洛神赋》点画起收精神外露,在楷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西晋碑禁严格少有刻石遗作。l965年出土的永和四年(348)的巜王兴之夫妇墓志》为一具代表。
南北朝楷书
南朝宋,齐,梁,陈受碑禁影响,石刻存世很少。著名的有刘宋大明二年(458)《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龙颜碑》刘宋八年(464)《刘怀民墓志》萧齐永明年(487)《刘岱墓志》萧梁天监十三年(5l4)摩崖石刻《瘗鹤铭》《王慕韶墓志》陈光大二年巜新罗真兴大王巡狩管境碑》陈太建二年(507)《卫和墓志》。
北朝楷书竞相吐艳,蔚为壮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体变第四》中说到“北碑当魏世,隶楷错变,无体不有”。北朝楷已经高度成熟,整体风格是一种恣肆雄强的阳刚大气。北魏时期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地碑刻与西域写经文书等墨迹是当时的主要代表。在北魏楷书中,龙门造象居于重要地位,与邙山墓志一同形成以洛阳为中心的北魏楷书中心体系。龙门造象是位于河南洛阳城南伊河入口处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的石窟群。自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开凿延续到北宋,历时四百余年。现存石窟一千三百五十余,佛龛七百八十多个,造象九万七千余尊,题记三千六百八十余,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举世罕见。其中北魏造象记二千余种,各有风韵。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龙门二十品》,康有为巜广艺舟双楫•余论第十九》说“《龙门二十品》中自《法生》《北海》《优填》外,率皆雄拔。然约而分之,亦有数体,《杨大眼》《魏灵藏》《一弗》巜惠感》《道匠》《孙秋生》沉差劲重为一千本。《长乐王》《广川王》《太妃侯》巜高树》端方竣整为一体《解伯达》《齐郡王佑》峻骨妙气为一体,《慈香》《安定王元變》峻荡奇伟为一体。总而名之,龙门体也”。除《龙门二十品》外太安二年巜中岳嵩高灵庙碑》质朴古拙,率意真放。太和十八年《孝文皇帝吊比干墓文》字体似平实险,虽体势纵长而隶意犹存。
山东境内楷书刻石有正光三年(522)巜张猛龙碑》,石在曲阜孔庙,为魏碑名品,用笔萧洒,方圆兼备。正光四年《马鸣寺碑》。陕西河北等地的《石门铭》《崔敬邕墓志》《张黑女墓志》
东魏《崔景播墓志》刻于定武元年,《敬使君碑》刻于兴和二年。西魏《中兴寺碑》北齐《元贤墓志》《徂徕山文殊般若经》北周《时珍墓志》
观此楷书发展阶段明显的特征书法的审美追求与风格有强烈的地域性。如河南洛阳的:龙门体,邙山体。河西(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等)的北凉体。以及山东云峰山,天柱山的云峰体等。
下为《龙门二十品》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