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弟兄们,刀会双旗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告诉弟兄们,刀会双旗镇!”

这篇文章最早构思在去年5月,后来因为骑行西藏而耽搁了,这一扔就是一年,期间陆陆续续补充过一些资料,还专门跑到西影厂找人借台本,没能借来,后来花高价买了一本,还利用做导演的朋友的关系硬拿脸蹭来了一次电话采访当年剧组人员的机会。(本文作者:肉做的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四图除了最后一个,是我参考过的部分资料

《双旗镇刀客》是我看过的最牛逼、最好看、视效最震撼、剧本最挑不出毛病的一部集武侠、功夫、西部、成长于一体的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

武侠片和功夫片是不一样的,我自己认为,武侠片里,动作是载体,剧本才是重头戏,而到了功夫片里,动作成为电影的主体,剧本搞不好就成了陪衬。

武侠片讲的更多的是精神世界里的事情,而功夫片主要是为了满足感官刺激,不管功夫片还是武侠片,如果能把故事讲好的同时也展现出精彩的视觉效果,那我觉得这就算是一部好片子。

根据我的电话采访得知,这部片子当年的预算非常有限,因为刚从副导演升到导演的何平并没有什么名气,所以他提交的《大漠孤烟》(后来的《天地英雄》)拍摄计划因为场面过于宏大,预算太高而被西安电影制片厂给毙了,于是只好抽出其中的个别情节,丰富了内容之后另外再起剧本,也就是后来的《双旗镇刀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旗镇刀客》上映于1991年,当年的预算只有100万,但此后突破到了120万,为此剧组的相关人员还受到了处分,甚至被开除,连西影厂厂长都被免职了,票房一开始在国内也很不行,但是在香港和国际上却得到了很多好评,此后好莱坞和香港的很多导演都曾经模仿和学习《双旗镇刀客》的拍摄手法和镜头语言的运用技巧,尤其是在场景上做加法,在叙事上做减法的高招。

长镜头和大景深使影片更显得大气磅礴,没有对白的时候又很沉静,跟飞沙走石的场景形成强烈对比,容易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而人物也没有多余的表情和动作,雕塑感和仪式感十分强烈,比如孙海英扮演的一刀仙听说自己的兄弟二爷被孩哥杀死,平躺着的他陡然坐起,沉默不语,除此之外无任何失态,然后两行眼泪从黝黑的脸上流下,片刻后只吐出三句话:

“我兄弟虽非一流高手,但也出类拔萃。”

“看来此人刀法不俗。”

“告诉兄弟们,刀会双旗镇!”

一张没有表情的脸,因为悲伤而流下的两行泪和三句短短的但充满杀机的话,把这个杀人从来不用第二刀的恶魔刻画得活灵活现,从而也让人对孩哥和双旗镇的人们的命运捏一把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前我为这部片子写过一篇影评,早都不见了,写这篇稿子的时候跟一个小朋友说起中国武侠和武侠片的没落,大家都感叹了很久,在他看来汉语武侠世界的扛鼎之作大概就算香港无线的《射雕英雄传》、张艺谋的《英雄》、李安的《卧虎藏龙》等等作品了。

曾经的香港,尤其是李小龙还活着的时候,华语武侠、功夫片确实大放异彩了一段时间,此后又有成龙、李连杰、周星驰、甄子丹等几位演员和导演曾力推中国武侠和功夫电影,但都无法阻挡中国武侠电影的颓势——这几年的功夫片我们能说出名字的还有几部?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廖凡主演的《师父》了吧?豆瓣给出8.1分的高分,网友投票结果显示《师父》的动作设计击败了96%的同类电影,但这部片子成本5000万,票房5400万,典型的“赢了口碑,输了票房”,其实这几年几乎所有类型的电影,除了那种电影,其他的都在走下坡路,偶尔出来一个《隐入尘烟》,也得隐入尘烟才行,所以,只有那种电影可以一枝独秀,从《战狼》到《战狼2》到《红海行动》到《悬崖之上》到《长津湖》再到最近反映撤侨的《万里归途》,全部都是票房大卖。

所以,曾经的全国武术冠军吴京去拍《战狼》了,少林寺俗家弟子出身的王宝强去拍《唐人街探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湖,已经远去;功夫,已经失传;大侠,开始看家护院……

《双旗镇刀客》是一部很有社会写实意义的电影,“武侠”只是它的外衣。全片从头到尾男主角孩哥一共出刀三次,第一次出刀将马肉一分为二获得好妹的好感;第二次出刀从土匪二爷手中救下好妹,一刀击杀二爷;第三次出刀击杀一刀仙,三次出刀的镜头加起来都不到一分钟,跟那种从头打到尾的大片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就是这加起来不到一分钟的打斗镜头,让《双旗镇刀客》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也成就了自己作为中国首部西部武侠片的地位。

故事的时代背景并没有交待清楚,根据片头的对白和剧中人物的穿着,我推测大概在民国时期,在我看来没有交待清楚时代背景其实是个挺高明的手法:你可以将双旗镇的故事代入到任何你想代入的年代和空间。

“双旗镇”有什么寓意?这个镇子因为镇中心有两杆旗子而得名,一面旗子是红色,一面旗子是黄色,这两面旗子我能解读出好几种含义,而且贴合影片实际叙事,并非我穿凿附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可以看到旗子一红一黄

解读一:红色象征“一刀仙”给这个镇子带来的暴力摧残导致的血腥现象,黄色代表“一刀仙”的绝对权威和黄土地的愚昧、麻木和冷漠。

解读二:旗子残破不全,对应“沙里飞”的言而无信和村民的不义和自私,寓意着“信”和“义”的缺失。

解读三:旗子迎风飘扬,对应着镇上居民见风使舵、毫无立场的做人原则。

我以上讲的这三条,我们在电影里都能找到对应的场景和叙事,接下来我们大概讲讲这个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主人公孩哥去双旗镇寻找当年父亲给自己定下的娃娃亲(好妹),在镇上先是遭遇人们的羞辱,接着因为土匪二爷试图强奸自己的未婚妻而杀了二爷,从而惹下麻烦,被镇上人困住,最后终于斩杀恶霸土匪头子一刀仙,带着好妹离开双旗镇。

找孩哥这个角色的时候导言何平要求必须是练过武术的,当年14岁的高伟已经获得全国少年刀术冠军,一双眼睛精气神都有,而且14岁少年的眼睛是那么的单纯,被何平一眼相中,其实除了当年还没怎么有名气的孙海英,其他演员基本都是非职业演员。

孩哥刚到镇上时镇上的人看他带着刀,远远围观不敢近前,这时两个寻找一刀仙的刀客看到孩哥带着两把刀,就拦着孩哥喝问可知道一刀仙在哪里,孩哥不敢对视连连摇头,镇上的人看到孩哥一副窝囊废模样,于是不再怕他,孩子们也给他起外号叫他“小辫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双旗镇的人民的人性:面对恶魔一刀仙,他们吓得魂不附体,面对善良的孩哥,他们又对他极尽嘲弄和欺负。

孩哥是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虽然身负绝顶刀法,但面对镇上人们的奚落和孩子们的嘲笑,从未利用自己的功夫去报复,也不回骂,他慷慨地分给沙里飞银子,对沙里飞的承诺毫不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哥这个角色象征着诚实质朴、善良单纯,而好妹面对土匪强暴拼命挣扎,最后看到父亲死于一刀仙之手又提起父亲的刀走向一刀仙准备拼命,这个角色象征着坚贞与不屈。

沙里飞,则是当今最普遍的诚信与侠义缺失的社会写真,而且沙里飞此人像极了当今社会上那些自吹自擂、胡乱忽悠而混得风生水起的那种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字幕有错,应该是“流沙搅风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一刀仙,当然就是恶的实体。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西北某地,西北是黄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某种意义上可以代表我们这个民族和我们的文化,当然,按照故事的铺陈来看:飞舞的黄土、灰扑扑的脸庞、黑色的衣服、胆小怕事的性格,对他人的疾苦和自己的苦难视而不见,全镇的居民畏惧着只有8个人的土匪团伙……从这种种叙述来看,片中的黄色代表着愚昧、冷漠和麻木不仁的一片土地,整个片子里最鲜艳的颜色就是好妹身上的棉袄,红彤彤的艳丽着,好妹的抗争精神和她的红棉袄,代表着这片土地上的希望和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妹在等搬救兵的孩哥归来

双旗镇的村民很像鲁迅笔下的看客:土匪强暴民女时,他们保持沉默;英雄杀了土匪,他们认为英雄多管闲事给他们带来了灾难,还不如让土匪得逞,因为杀了土匪会导致“(一刀仙)这个畜牲还不血洗了咱们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镇民们眼看着二爷撕扯好妹的衣服,都低下头去沉默不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孩哥从沙里飞那里回来后,镇民们又开始吹捧孩哥是大英雄,有的人甚至开始为沙里飞大战一刀仙而开始现场创作评书,还有的人竟然开始打赌……不管是一刀仙死,还是沙里飞死,或者是孩哥死,哪怕是跟自己邻里邻居过了半辈子的瘸腿大哥和他那如花似玉的女儿——只要死的不是自己,那就一定是一场值得开心的大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看看那眉飞色舞的表情,这哪里是想在说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

孩哥杀了二爷,镇民担心一刀仙血洗自己的镇子,埋怨孩哥给他们惹麻烦;孩哥请沙里飞回来,镇民夸孩哥是英雄,此刻的他们并不关心沙里飞能不能搭救他们的性命,也不担心一刀仙是否会血洗双旗镇,这些镇民们存在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似乎就是活在当下凑热闹、不问明天看好戏。

电影看到这里,真是让人一声长叹:断壁残垣不算苦,贫穷落后不在乎,只要有热闹看,只要倒霉的事儿别落在自己头上,那么再苦的日子都能过……

一刀仙来了,7个人在镇上一字排开,一刀仙下马,慢悠悠的解下脖子上的围巾围在头上,以免杀人的时候血溅到自己脸上,然后缓步走向坐在旗杆下的孩哥。

一刀仙短短十几步,三条人命归西。

全镇唯一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是皮匠。

孩哥的岳父瘸大哥替孩哥挡在一刀仙前面,是在尽一个长辈亲人的义务,喝多了稀里糊涂送命的铁匠老马是意外因素,并非他的本意,只有皮匠大哥是在清醒状态下、很清楚自己这样做可能导致极严重后果的前提下,站出来替孩哥说情,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匠大哥是个坚守道义的人,代表了这个社会上不肯沉沦、对人格有所坚持、对道德有所坚持的极少数人(全镇唯一一个),但是一刀仙冷血的杀了他继续走向孩哥。

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哥在看到来自亲人(岳父)、来自朋友(皮匠)的帮助都无济于事、以及所有的运气(醉酒铁匠)都用完之后,意识到必须面对自己的命运了,自己不站起来,等别人的帮助,只能死在原地,于是孩哥抹一把脸,从地上站起来,迎着一刀仙走过去。

两人面对面站立,这时一刀仙感觉到背后有异常,回头望去,原来是悲愤的好妹从父亲尸体边爬起来,手提父亲的刀正走向自己,稍微一分神,孩哥的刀已经出鞘,一阵风沙过,只闻钢刀作响,不见人影晃动,风沙过后,鲜血顺着孩哥的额头流下来,一刀仙解下那象征死神的黑色围巾,面带赞许地问孩哥:跟谁学的刀法?孩哥不语,一刀仙转身离去,走出去没几步一个趔趄摔倒,硬撑着用刀柄支住下巴,直立着上半身死在地上。

电影至此所有的打斗场景全部结束,相比于出色的“唯快不破”的武功意境的刻画,看似不着痕迹的深刻的人性描绘,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和精髓所在,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的叙述,是《双旗镇刀客》成为武侠巅峰的最重要原因。

孩哥杀了一刀仙,救了全镇的人,成了他们的英雄,但是孩哥没有留在镇上继续经营岳父的饭店,孩哥来双旗镇的时候已经交待清楚自己是遵照父亲的遗愿来找媳妇儿的,孩哥离开双旗镇的时候,又失去了一个父亲,所以,我们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他将会到哪里去,因为除了好妹,他再也没有亲人,亲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孩哥从来处来,带着好妹到去处去。

总之他不会也不能留在双旗镇——被双旗镇的镇民所同化,比“死在”一刀仙的刀下更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哪个年龄阶段的男人,都需要一段像孩哥这样的成长经历:当你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如果不拼死一搏,可能就只能等死了

结语

本文最早的题目叫做“没有刀客的双旗镇”,经过这多半年的体验,觉得叫“失去刀客的双旗镇”似乎更贴近现实。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刀客,杀出心中的双旗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