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书衡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今天要讲一个长长的故事,故事的开头缘自一本书,就是这本《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六年首版。 扉页有当年购书者的留字,大意是“顾洵在一九五六年回上海的时候,在旅大购买了这本书”。

意外的发现是,书中夹着一份一九六三年的手写“曲谱”纸张,一张泛黄的横条格纸,应该是从日记本上撕下来的一页,上面工整抄录了“送别——怒潮插曲”这首歌的简谱和歌词。落款是“维洵:送您一支歌 1963.10.5夜”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本书安静的在某处,静静的接收时间的洗礼。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买到了这本书,发现了书中的意外,当时还考証过“顾洵”“维洵”是谁?未果,后来事忙,也就没深入的研究,放在书架上,就这样又过了十年,最近整理藏书,又找到了它,打算整理一下,把它的故事写出来,也算是对历史的感悟吧!

按照我的主观臆断,一九五六年能买书的人,尤其是这样文学书籍的读者,锁定了当年的购书者的身份,按照今天的标准,应该是“文艺青年”或“文学青年”的范畴,大学生?研究古典文学或近代史方向?当然这一切都是未知,再大胆的假设都是假设!所以关于人物的设定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困扰着我!对于我来说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印象中的人物都是群像,我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具象到某一个人物呢?那个时代,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当时的年轻人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对于旧时代的批判,如果具体到某一个人来说,是不是太狭隘了。

当我放弃考证原来购书者的身份后,我释然了。新中国建立后,短短几年的时间内,经济上的工业建设,基础工程建设,国防建设,文化上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批判继承,各大中专院校,各个文化团体都在变革,都向着新生活迈进。这个时期人民摆脱了封建、殖民的文化束缚,开始形成了新时代下的文化需求,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讲,文学作品都是必需品,虽然它不能产生面包,但是它可以使面包更香甜。

在一九六三年的十月五日,原来的书主人把一首歌夹到书里,这首送别的歌和这本书将要赠送给另一个人。只是我不知道这次赠送是否完成,赠送者和接受者当时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六十年过去了,它依然如故的夹在书里,这六十年,我们的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当年的购书者和赠歌者都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他们也许已经遗忘了当年的书和赠歌,不过,这一本书,一张纸,真实的记录下了那个时代,那个质朴无华的纯真年代!

采用老电影的黑白画面,画面慢慢出现,一个背影在书桌前,有些消瘦,在不算明亮的台灯下伏案而书,镜头推进,纸上已有两行工整的字迹,手部特写,老式的钢笔在横条格纸上留下一行工整的字迹,墨迹慢慢变干,配乐就是这首《送别》,慢慢的镜头拉远,切换到外景,整栋老式的宿舍楼,只有一个窗子还亮着灯…………

这不算是故事,只是在故纸堆中和几十年前的人,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可能很多书友在买到的书中,都有这样的发现,只是有的人当真,有的人没有留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