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农村老人总是会通过一些发生的事情讲出许多大道理,而且他们总是用简短的话语对这些大道理进行总结,并且不断地传承给后人,这些大道理用现在的名词来说也叫做“俗语”,短小精悍的概括了方方面面的哲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在农村流行的俗语“齿软不赴丧,肉软不吃凉,腿软不同房”,下面咱们就来了解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东北,冬季是办白事的高发期,气温低、冷暖温差大总是会造成一些老人身体不适,而就在去年的冬季,笔者的表哥因为意外,在开车途中不幸去世,后来全村人都知道了这个事情,都纷纷来吊唁,因为表哥生平人很好,所以吊唁现场也是哭声一片。可吊唁的时候唯一没有通知的人是他的父亲,我的舅舅,老人家已经70多了,本身身体就不是很好,怕通知之后出问题,于是就瞒着,可纸包不住火,最后老人家自己知道了,一股火上来,直接被送进了医院,经过两天抢救,人算是抢救回来了,但悲伤的心情却是让舅舅很难恢复到正常,时常的发呆,大家只能默认了这个现实,如果当初低调地发送走表哥,可能就不会出现这么悲惨的事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听到这个小故事之后,可能就会感叹人到了年纪之后,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否则就会给子女带来压力,同时自己的健康也会受到威胁,接下来咱们就分析下,为何老人在老了之后会出现“齿软不赴丧,肉软不吃凉,腿软不同房”的情况。

一、齿软不赴葬

过去的人因为受医疗、环境等因素限制,平均寿命非常短,一般也就60多岁,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水平也提高了,现在的平均年龄都会达到75岁以上。这里说的齿软指的是人上了年纪之后牙齿就会松动,按照现在的年龄来算,过了70岁就不要去别人的葬礼了,因为这个年纪的老人身体都比较脆弱,在那种悲伤的场景中,很容易引起激动的情绪,对老人身体不利,所以不能让70岁以上的老人参加葬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肉软不吃凉

这里的柔软,其实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肥胖的人,胖人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别看他们身体健硕,其实他们是最不宜碰凉东西,本身他们肥胖对脾胃就有负担,一旦凉东西吃多了,那么就会更加肥胖,刺激脾胃。第二种就是生病的人,这些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经常活动,所以身上的肉都已经松散了,他们是不能接触凉东西的,凉东西会化作寒气入侵他们的身体,让他们的身体越来越糟,所以生病的人不能吃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腿软不同房

说到腿软不同房,其实说的是两种人,第一种是肾虚的人,这种人因为自身原因,身上没有能量的源泉,所以总是在同房的时候会感觉到无力,毕竟同房需要身体素质好。第二种就是老人,老人一般过了50岁以后,会明显感觉身体力不从心,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毕竟年龄在那,身体素质在那,想要腿不软是不现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这个俗语确实凝聚了先人们的智慧,每一个忠告都是在告诫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样的事,同时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其中的精华,以免我们以后会犯同样的错误,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