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述人:无锡英领之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黄阳之

锚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过去十年,无锡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人才生态不断完善,持续释放的“锡引力”,让许多海归学子把这里作为创业福地。2021年全市引进海归人才总数相比十年前增长了90%。

硕士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的黄阳之,在而立之年回到家乡,创办了无锡英领之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AR创新应用。

“刚回来的时候连公司注册都不会,可以说是四顾心茫然”,2016年,创业之初的黄阳之觉得自己就像在走一座独木桥,找不到同伴,也没有方向。无锡市人社部门及时伸出的援手,帮他很快步入了正轨。他受邀参加了“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评选,拿到了10万元的补贴,之后又参加了首届“智汇无锡”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拿到了20万元的无偿资助。“虽然离开家乡好多年,但一回来就感受到无锡浓浓的亲情。”黄阳之告诉记者,侨联、欧美同学会等组织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帮助他把公司从初创型企业向成长型企业推进。

就这样,黄阳之像滴水融入了大海,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翻涌、奔腾。如今,已经来到了他回乡创业的第7个年头,他的身边也涌现出不少和他一样,怀揣梦想回到家乡的年轻学子。在日本工作了8年的胡小牛,今年初来到无锡创业。他直言,之所以如此选择,是觉得无锡近几年物联网发展很不错,软件方面的人才也比较充盈,“相信我们未来在这里大有可为”。

奔赴海外求学数载,每次回来,从小在这里长大的这座城市都能让黄阳之感到陌生又熟悉。“我以前住在梁溪区,对无锡的概念非常小,但随着城市交通日渐成熟,配套设施趋于完善,一个大无锡的概念一下子就形成了”,居住在梁溪,工作在经开,休闲在滨湖,饮食在新吴,每个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和生态,这是黄阳之回家后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对于我们海归学子的适配性比以前强多了”,黄阳之感慨。

生活的便利性大大提升,创业的土壤也越发丰饶。无数像黄阳之一样的科技人才的“回流”和海外优秀人才的涌入,也为无锡注入了创新的信仰、科技的力量。

“无锡的经济基础雄厚,在物联网领域经过10多年培育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重点打造的雪浪小镇成为面向全球的物联网示范小镇”,大公坊|雪创中心副主任潘娜透露,作为一家从深圳走出来的国际创新加速器,无锡是他们进入长三角的第一站,也是其在长三角的总部。在雪浪小镇1年多的时间里,大公坊已招引了40多家企业,其中硕博团队12个,海外业务团队18家,他们大多是来自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国家的外国创业者和海外侨胞及留学生,为无锡的创新生态增添了国际化元素。

“太湖人才计划”迭代升级、“锡引惠才”12条相继出台,“创响无锡”全民创业大赛开辟了海外专项赛事,全省唯一的海归小镇花落无锡……这方土地上雄厚的产业基础与日益浓郁的科创氛围,以及具有“国际范”的政策与配套供给正在汇聚更多海外人才的瞩目,让无锡成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追梦圆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