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国人都还在为“两弹一星”兴奋激动时,钱学森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少了一样东西,威力再大的导弹也只是半个瞎子。

这个少了的东西就是激光陀螺仪。它的存在就像给导弹安装上了一双眼睛,能够精准地找到和打击目标。

当中国氢弹升空时,美国已经开始了激光陀螺仪的研究。这不禁让钱学森忧心忡忡,由于美国和苏联的技术封锁,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

1971年,钱学森将两张写有激光陀螺工作原理的纸片交给国防科技大学。

纸片上所代表的难度相当于世界级密码,这无异于让一个从未见过火箭的人去设计火箭。

激光陀螺仪的研究需要深厚的数理功底,在国内能够担此重任的唯有高伯龙。

1928年6月29日,高伯龙出生于广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自幼对他严格要求,养成了高伯龙严谨治学的精神。

上学期间,他的理科成绩就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1947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由于对物理学理论上的精通,1954年,高伯龙被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物理系教研室工作。

1975年,是高伯龙人生的转折点,在钱学森的授意下,他被调到国防科技大,进入激光陀螺研制团队,这意味着他要放弃过去的研究,一切从零开始。而这一年,高伯龙已经47岁了。

经过大量计算,高伯龙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反推出激光陀螺的工作原理,从而破解了钱学森密码。

然而这仅仅只是理论上的突破,接下来还有制作工艺上的一个个难关,其中最为关键也是最难的工艺就是镀膜。

没有任何现成的知识可供参照,没有现成的设备,包括每一个零件都是一边摸索一边制造。

没有纳米机光滑的石英玻璃,就自己打磨;没有高精尖检测仪,自己研制;甚至没有现成的软件,高伯龙就自学计算机程序语言,自己编程。

为了攻克难关,高伯龙近乎到了痴狂忘我的境界,废寝忘食几乎是常态,每个春节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

一件衣服可以穿上五六年,家具是过时简单的老旧家具,喝水的陶瓷杯缺了口他也不在意。

长期对身体的透支,高伯龙患上了哮喘和糖尿病,

为了控制血糖,每天就吃清水面条和水煮白菜。他的学生回忆说,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高院士吃的都是水煮菜,炒菜几乎没有吃过。

为了减少哮喘发病频率对自己工作的影响,高伯龙就将军大衣捂在身上,一捂就是大半年的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了二十年呕心沥血的研究,终于在1994年,高伯龙和他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了激光陀螺工程样机,成为继美德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这一年,高伯龙66岁。

样机的顺利通过,并没有让高伯龙停下脚步,他大胆尝试,又成功研制出平面结构四频差动陀螺,并运用到火炮上,接受了实践的检验。

这也使中国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把四频差动陀螺运用到武器装备上的国家。

高伯龙注重实践,拒绝纸上谈兵。他的学生在写博士论文时,高院士要亲自重做一次实验以求验证,只有理论数据与实际一致时,才会通过。

高伯龙的首位博士毕业生龙兴武回忆说,为了解决激光陀螺样机精度问题,高院士安排他专门从事激光陀螺的工艺技术研究。

起初,龙兴武很困惑:让一个博士生研究工艺,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

调研后龙兴武发现,激光陀螺的精度取决于工艺水平的高低,而工厂的工艺普遍跟不上高精尖激光陀螺的要求,他渐渐领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后来,龙兴武传承了高院士精益求精的作风,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先生对我的严格要求,使我受益终身,没有先生的关心教育,就没有我现在的发展。”龙兴武说。

活到老,学到老,是高伯龙一生的写照。2013年9月15日,已是85岁高龄的高伯龙仍然坐在电脑前搜集激光陀螺的资料。

他穿着背心工作的画面在网络上不胫而走,网友们亲切地送给他一个称号“背心院士”。

激光陀螺永不停息的旋转,而高伯龙的生命却停留在了2017年 12月6日。

高伯龙将一生的研究都用在了研究激光陀螺上,在卫星导航受到干扰时,激光陀螺仍然能精准打击,不受任何外部条件的限制。

高伯龙和他的团队研制的激光陀螺,为中国的强军之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也毫无保留地把一生所学教授给他的学生,让科研技术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