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最早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先生去世的时候,房无一间,田无一亩,只有口袋里的六块九毛钱。就是这样一位将自己一生奉献于教育,为人清廉的先生感动着一大批人。”

1、 人物概况

· 生平简介:张伯苓(1876.4.5-1951.2.23),原名寿春,字伯苓,后以其字行世,天津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张伯苓是南开大学创办人之一(与严修),1919年至1948年出任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张伯苓校长推崇育才强国)

二、主要成就:

· 创办教育:张伯苓毕生的理想追求和教育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从1904年开始,经过30多年努力,在南开学校的办学基础上,一个包括大、中、小学在内的南开系列学校教育体系屹立于中华大地:1904年创办私立中学堂(1912年更名为南开学校),1919年开办南开大学,1923年开办南开女中,1928年开办南开小学,1936年开办重庆南渝中学,1937年接办自贡蜀光中学。南开系列学校的异军突起,特别是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心系国家、服务社会的爱国道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公能”品格,充满朝气、面向未来的青春精神,更是造就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独特的“南开现象”。1932年南开学校共有五个部分:南开中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南开大学及南开经济研究所。学生总人数达3000人。

张伯苓(前排右一)与南开大学矿科创办人李组绅等

· 时代“不倒翁”:张伯苓是南开学校的首任校长。1936年年初他预见到一贯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南开早已引起日寇仇视,因而想到应在大后方有个回旋余地,决定建立重庆南开分校。他在重庆近郊建成校舍,同年9月重庆南开中学开学。从制订计划到建成上课仅用了9个月。面对创办得如此神速的学校,人们赞叹张校长是魔术师。他笑呵呵地说:“我不是魔术师,我是不倒翁,日本人把我打倒,我又站了起来!”

(1919年春,严修、张伯苓赴南京筹集办学经费,与当地人士合影)

· 倡导体育: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张伯苓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当晚清的知识分子还是一袭长袍马褂、一步三摇时,张伯苓就要求严馆的学生进行跳高、跳远、踢球、赛跑等各项体育锻炼。那时没有体育设施,他就在院子里放两张木椅,上面架一个鸡毛掸子的长竹杆,作为跳高的横杆,让学生把长辫子盘在头上,撩起长袍的衣襟,学跳高。这在当时却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罕见之举。南开学校创办后,他更强调:“南开学生的体质,决不能象现在一般人那样虚弱,要健壮起来”。于是体育教育便在南开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各年级每周都有二个小时以上的体育课。张伯苓还言传身教,经常与学生一起踢足球,不时亲自带领学生参加比赛。

(1926年天津民园体育场开幕式)

· 办“土货化”:张伯苓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教育的先进代表之一,在引进西方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时,最初也曾走过一段弯路。1924年,学生宁恩承在《南大周刊》发表《轮回教育》一文,尖锐批评南开教育食洋不化、脱离实际。经过反思,先生加快了教育改革步伐。到1928年,他明确提出,南开今后的发展要“以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从全盘引进并照搬西方教育,到主张教育要适合中国国情、办出一个“土货化”即中国化的南开,是先生在学习外国过程中反复摸索得出的正确结论。他的正反两方面的办学经验,对我们今天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仍具有深刻的启示。

(张伯苓(前排右2)在美国考察教育时与南开校友等合影)

· 筹集校资:《大公报》主笔张季鸾是张伯苓的朋友,有一回他问张伯苓是怎么募捐的,张伯苓曰,“摸着穴位就是一针就是一笔钱。”在美国,“我们这次的理由是中国以前怎样好,将来预备怎样发展,现在虽然不好,乃是因为内政的纷扰,故经济紊乱,所以需款办教育造就有为的青年……使他们看看我们南开的过往,他们便可以晓得我们是时时刻刻在困难中奋斗的……容易的道路越走越狭,难走的道路才可以发达前进。他们给我们钱很小心,可是我们用之也不是随便,因为我们有我们的自立精神……又因为中国的问题是未来的世界大问题,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他们所应该的。”

(张伯苓从捐资者卢木斋手中接过木斋图书馆的钥匙)

2. 思想风貌:

· 教育理念:张伯苓反对只空喊口号而不做实际工作的所谓爱国,主张把爱国的精神和报国的能力结合起来。他说:“爱国可以出乎热情,救国必须依靠力量。学生在求学时期,必须充分准备救国能力,在服务时期,必须真切实行救国志愿。有爱国之心,兼有救国之力,然后始可实现救国之宏愿。”他在1934年颁定南开校训时强调,南开致力培养的是兼具“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的人才。1937年7月,南开大学因师生爱国言行而被日军炸毁。仅仅月余,先生最疼爱的四子张锡祜奉命驾机开赴前线作战,中途遇难殉国。张伯苓听闻噩耗,默然许久,缓缓说道:“吾早以此子许国,今日之事,自在意中,求仁得仁,复何恸为!”先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所倡导的爱国精神。

(张伯苓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师生合影)

· 朴实勤俭:张伯苓生活和他的为人一样,始终朴实无华,老舍和曹禺称赞他“不吸烟,也不喝酒,一辈子也不摸麻将和牌九”,始终过着布衣蔬食的生活。他深知俭可养廉,婚后曾对夫人说:“教育清苦事业,所入无多,当量入以为出,家中事悉以累汝。”所以一切家务均由夫人亲自料理,而从无仆役。张伯苓去北京办事,永远坐三等车厢,每次都住在一家一天一元钱,管吃管住的小店。张伯苓性喜安静,但不刻意追求居住的舒适与安逸,当时他的名气已经很大,可是仍然居住在西南角平民区的简陋住宅里。一次,张学良将军慕名来访,汽车在土路上跑了几趟也没找到“校长公寓”。事后张学良惊叹说:“偌大大学校长居此陋室,非为始料,令人敬佩!”但是,张伯苓十分注意个人仪表,衣着整洁,朴素大方,他在嘴边上常挂着一句玩笑式的“名言”,叫做:“勤梳头,勤洗脸,就是倒霉也不显。”

· “爱国三问”:“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国家的危难日益深重。1935年9月17日,张伯苓校长在新学年“始业式”上提出“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让师生自省自励,影响深远。这“爱国三问”无异于醍醐灌顶,激昂了学生们的爱国之志!让初入南开的学子们真切感受到了国家的危难和南开人的责任,不少同学从此投身到救国运动之中。1937年7月,滋育爱国精神的南开校园不幸惨遭日本侵略军狂轰烂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不过,正如张伯苓校长所说:“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三、人物评价

· “与时俱进的教育家”:张伯苓先生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教育的先进代表之一。可贵的是,他在引进资本主义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时,不是满足全盘照搬外国教育,他从实践中认识到,这种教育“既非学生之需要,复不适合中国之国情”。他以为,考察西方教育不能只注意学校的组织和外形,而要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了解“教育怎样解决他们这些问题”,他主张学科内容不能仅重外国事实,学校制度不能仅仿外国成规。张伯苓先生毕竟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教育家。他从一生办学,饱经沧桑的切身经历中,逐步看清了中国的前途。重庆解放前夕,他毅然留在当地迎接解放。张伯苓先生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表现出一个正直教育家的高风亮节,得到了一位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的光荣归宿。(周培源:《在张伯苓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 “意志坚强的实行者”:张校长是在早岁即有一个明晰目的,即是终生从事教育,救甲午之战揭露出的弱国。他虽然在哥伦比亚大学随杜威学教育,但他从未以教育家自居;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实行者,从来不说空泛的话。(吴大猷:《南开大学和张伯苓——大学和校长的特色》)

· “中国现代教育的开创者”:张伯苓常对友人说:一个教育机关应当常常欠债。任何学校的经费,如在年终,在银行里还有存款,那就是守财奴,失去了用钱做事的机会。他开办学校可说是白手起家,他不怕支出超过预算。他常是不息的筹谋发展新计划,不因缺少经费而阻断他谋发展的美梦。他对前途常是乐观的。希望教他每个学生都有政治的觉醒,虽则不一定人人参加政府。(胡适:《张伯苓:一代师表》)

· “真诚恳挚乐观的张校长”:1926年7月中旬,我刚到达天津不久就去校长办公室拜谒张伯苓校长,他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我立即被他的堂堂仪表所吸引,因为他比一般的中国人都要高大魁梧得多。当时他约为50岁左右,神采奕奕,生气勃勃。多年来,我与他的交往发展到十分亲密的程度,对于他的为人,我了解的也比较多了,张伯苓成了鼓舞我工作的动力。他的语言质朴、真诚、恳挚,他是个著名的、有感染力的演说家。然而在私人交谈中,他总是全神贯注地听着,很少开口。该他说话的时候,他就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回答别人的提问,非常认真仔细。他把权力下放给各系教师与行政人员,可是从不推卸自己的责任。(何廉:《我在南开大学的前十年》)

四、主要历程

1. “国帜三易”弃戎从教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毕业后服务于海军。承甲午败绩,帝国主义强盗的协议既成,清廷派大员去山东办理接收和转让手续,张伯苓随舰前往。船到威海卫的头一天,降下日本的太阳旗,升起中国的黄龙旗。第二天,又降下中国的黄龙旗,升起英国的米字旗。张伯苓目睹这场“国帜三易”的接收和转让仪式,亲自尝受了这一丧权辱国的场面,气愤填膺。从威海卫归来之后,他认为海军报国无望,决定退役。不久离职回天津执教于家馆。

(张伯苓先生旧影)

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七月,英国强租威海卫,张伯苓随船送清廷官员前往办理移交手续,亲身经历了“国帜三易”的屈辱场面,深感“自强之道,端在教育”,立志“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是年,他结识倡导新学的严修,共同开启了艰难的办学之路。

2. 华北运动会“勿忘国耻”

1934年10月,在华北运动会上,南开中学的学生打出“勿忘国耻”“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的手旗标语,并高唱《努力奋斗之歌》,令当时出席运动会的日本驻津最高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坐立不安,向张伯苓提出抗议。张伯苓义正词严地回答:“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爱国活动,这是学生们的自由,外国人无权干涉!”在枪炮声中,南开大学的学子们对天下事也了然于心。面对日益恶化的局势,张伯苓也早有预感,他曾对全校师生说:“天津如被侵袭,遭受日本人嫉恨的南开学校,其遭遇破坏自属必然。”

一片拳拳爱国之心的张伯苓何尝不知正面抗日的后果呢?可有些事情是明知山有虎,也须得向虎山行的,他张伯苓就做这先身饲虎的先驱者吧。

(张伯苓参加校运动会开幕式,走在队伍前面)

3.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有一次,张伯苓在南开中学给学生上修身课,他看见一个学生的手指被烟熏得焦黄,就指着那学生说:“看你都把手指熏得那么黄了。吸烟对青年人的身体有害,你应该戒掉它!”那学生头一昂答道:“先生不是也吸烟吗?你怎么倒来说我呢?”张伯苓心里一震,心想:是啊,要教育学生,必须先教育自己。凡事只有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呀!他没有犹豫,立即叫来校工,把办公室自己所存的吕宋烟全数拿来,当众销毁。校工感觉很可惜,劝他不必如此。张伯苓毅然答道:“不如此,不能表示我的决心。从今天起,我和诸同学共同戒烟!”那吸烟的同学昂起的头低下了,在场同学都极受感动。此后,在校学生再没有吸烟的,张伯苓也终身不复吸烟。

4. 爱子殉国,忠志不移

高中毕业后,张锡祜带着同学们奔赴南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中央航空学校,成为了第三期学员。张伯苓知道儿子考进中央航校后十分激动,多次写信鼓励儿子要好好学习。

当时能进入中央航校的学员非富即贵,许多民国大人物的公子都是张锡祜的学长或者学弟。中央航校不是个享受的地方。航校的训练特别辛苦,考核也十分严格。除了日常的训练外,学校也注重培养学员们不畏牺牲,勇敢杀敌的精神,

在张锡祜的毕业典礼上,张伯苓应邀出席典礼并发表讲话。看着坐在台下,身穿戎装的儿子,张伯苓感到十分欣慰。他激动地说:"杭州有个岳飞墓,岳飞在年少的时候,他母亲在他背上刻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张伯苓先生旧影)

我们这些父母今天也要把这四个刺在各位学员的心上,如果将来御敌失败,各位也没必要回到家里去了,这就是我教育儿子的理念。"

在写成家书后不久后的1937年8月14日,日本飞机轰炸南京,张锡祜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前往南京迎敌的命令。由于当时气象观测条件不成熟,张锡祜在恶劣的条件下升空后,遭遇险情,飞机最终在临川上空失事,张锡祜以身殉国,年仅26岁。

(晚年张伯苓夫妇)

在收到家书的同时,张伯苓也收到了张锡祜的阵亡通知书。看到通知书,张伯苓默默无语了许久后,突然连声说:死得好,死得好。这句话包含着张伯苓的痛失爱子的心情,更有对儿子为国奉献的赞许,因为儿子实现了那句"阵中无勇非孝也"。

面对周围人的关心,张伯苓反而宽慰大家说:“我早就认为这个孩子会以身许国,如今他真的以身许国了,也是意料中事。这就是求仁得仁,没必要太伤心。”

5. 心系南开,后世“师表”

张伯苓的一生,就是实践他志愿“创办新式学校,造就一代新人”的一生。他的成就并非仅仅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连为一体,形成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包罗了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在南北都播下新式学校的火种,培育出无数人才。

周恩来总理毕业于天津南开学校大学部,校长正是张伯苓,他曾回忆:我小时候,到张校长家总是给我贴饼子,熬鱼吃。

老舍、曹禺、梅贻琦、范文澜、吴大猷、熊十力等也都是南开学生中的杰出代表。

张伯苓因此被后世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实至名归。

1986年,南开大学张伯苓铜像落成,张伯苓夫妇的骨灰合葬于铜像后。

他又回到了钟爱一生的南开大学。

部分文献来自-公众号-张伯苓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