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翁

与赵钲老师交往二十余年,初时只知他是诗人,在江苏省诗词协会工作,整日联络全省的诗词教育及各诗词组织的活动。编辑《江海诗词》,读诗、写诗是他的本分工作,记得他1994年起,连续三年,经常去进香河路东南大学校园里去写生一株老树,这就是金陵有名的六朝松。这里曾经是六朝时候的宫廷花园苑,此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老干横披,筋骨强健,枝端青绿喜人,他作了一首诗,登在诗刊上:“悠悠往事渺如烟,翠柏青青不计年;欲问六朝遗韵迹,虬枝且伴老龙眠。”他将此树喻龙,从而与它进行对话,十分地有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与他相知久了,就知道他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对着字帖认真临摹,毫不松懈。有一次他去拜望黄惇教授,并请教学书法的方法,黄教授告诫他:“要时时面对古人”。此后他一有点滴空闲,即捧一本法帖细读,深研笔法墨趣。他从小时候就临习王羲之的《兰亭序》、《十七帖》,颜真卿的《祭侄稿》,李北海的《麓山寺碑》,这几年主要临摹怀素的《小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他说书法上提高一分,画中的笔墨就提升一分,书画其实同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钲2015年在江苏省作协退休了,可以全身心的研究创作绘画了,真是一生事业晚年成。心经里讲:“心无挂碍”。就是他此时的心境,入世的功名,出世的修为。他说:作画不能想的太多,如想去卖钱,这样的画,一念即俗,失去品味。作画要心手双畅,表达自我的感觉为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钲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简介】

赵钲,1955年生,江苏兴化人,字誉然,号闻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全球汉诗总会理事、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赵钲擅画猴、芦雁、龙虾、百花,著有《赵钲画集》《画境诗情》《诗书画缘》《百花词画集》等,作品曾在北京、南京、连云港、马鞍山、淮安等地展出,并被广大书画爱好者、博物馆、书画收藏机构、企业等广泛珍藏。zha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