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课中激发低龄儿童学习兴趣,是低龄儿童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低龄儿童体育兼具运动功能和游戏功能,是低龄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体育游戏教育,不仅可以为低龄儿童感知世界积累经验,并为促进心理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刺激低龄儿童大脑,促进大脑机能完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体育强调情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指导低龄儿童对体育锻炼养成兴趣和爱好,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养成自觉参加体育游戏习惯达到锻炼的目的,增强低龄儿童的体质,这将会使低龄儿童受益终身。

#1

在课堂上将体育教学变成体育游戏

好玩好动是低龄儿童的天性,老师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发展他们的体育兴趣。而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生动活泼,还能锻炼身体,培养孩子坚毅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孩子们非常喜欢。

在课堂教学中应经常运用竞赛和游戏的方法,适当地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但不强调名次),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趣味性,又能创造热烈的体育氛围。如在投掷教学中,让孩子比赛飞纸飞机,比比谁的飞机飞得高、飞得远,孩子都特别感兴趣,很快就进入了投掷训练。通过孩子在玩中学、玩中练、练中乐、乐中思,使低龄儿童的天性在“玩”中得以体现。

#2

教材要灵活多样,满足孩子需求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要跟孩子一起进行体育活动,可以充分运用大自然给予的材料或半成品作为教具,如水、沙、石、泥、废油漆桶等。这些材料物美价廉,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由于它们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具体代表某一物体,儿童在游戏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如:把一小截残缺的木头当 小手枪,玩打枪游戏;用破布、铜钱做成“毽子”踢;用残瓦片“跳 瓦房”等。

有一些儿童游戏本身不需要玩具,如 “顶腿”“单腿蹦”“捉迷藏”“背人” “木偶人”等,都是利用儿童的肢体徒手进行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满足不同的需要,并不是指一味地增添运动材料,或一次性地提供多种材料,游戏随地可寻的玩具材料,既能节省财力,又能使孩子感到其乐无穷,既满足了儿童娱乐的需求,也促进了儿童自然天性的发展,这是利用现代成型玩具进行游戏不能替代的。我们必须重视低龄儿童体育教育,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激发孩子的体育兴趣,为低龄儿童今后“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保证游戏的活动量

体育活动对低龄儿童体质的提高必须通过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才能实现,教师必须注意保证低龄儿童体育活动的强度与密度。

要使全体孩子在游戏活动中达到预定强度,又不会因负荷过大,超过低龄儿童的承受能力,有害健康,教师或教练随时了解孩子当时机体的状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参与游戏是最好的办法,教师或教练作为一个游戏伙伴参与活动,能细致地观察到每个孩子的表情、情绪变化、呼吸状况,更能亲身体验游戏的活动量,从而把握活动脉搏,及时灵活地调节、控制活动强度,让低龄儿童生理和心理负荷高低结合。

教师或教练运用多峰式的游戏结构,能较好地保证活动强度,一个个活动小高峰的形成、回落,再形成再回落,符合低龄儿童负荷规律。

教师或教练要尽量做到减少低龄儿童等待,让他们一直处于快与慢的节奏中,运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或多组并进的方法,都能增加每个孩子的练习次数和活动密度。

体育活动游戏化,激发和培养了低龄儿童的体育兴趣,提高了低龄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活动中,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也培养了孩子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品质。

低龄儿童年龄小,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做错事的现象是难免的。这时,我们就要运用表扬、批评相结合的方法来教育和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表扬时,我经常用点头或赞许的目光和喜悦的面部表情来显示,这样孩子不会感到面红耳赤,又会觉得自豪、高兴。对孩子的错误,我会根据每个低龄儿童的特点,根据错误的性质、影响大小给予批评或采用暗示的方法。以我满腔的热情、善意的语言,讲清道理,使孩子乐意接受的教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或教练,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适应低龄儿童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只有真正从低龄儿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出发,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加强游戏活动的质量评价;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锻炼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孩子上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孩子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