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锡钢浜运河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景芭蕾舞剧《二泉映月》效果图

360°全沉浸国潮街区《这是无锡》,自国庆假期开启“体验日”后人气爆棚,多次登上央视新闻和网络平台热点。近年来,随着国潮兴起,沉浸式街区遍地开花,且往往一开业就迅速出圈。记者昨日获悉,继《这是无锡》,无锡又一个沉浸式街区在古运河畔悄然而生,作为街区核心的实景演出芭蕾舞剧《二泉映月》也积极筹备中。

古运河畔有了新沉浸式街区

南长街历史文化街区延伸段的锡钢浜运河汇处,正紧锣密鼓地施工中,不久后这里将大变样,成为无锡运河文化带新地标。无锡本土首个实景演出——《二泉映月》芭蕾舞剧将2023年正式揭开面纱。作为打造整个舞剧和街区舞美的总导演吴焱不免感慨,很小就离开无锡在外打拼,如今终于有机会用自己所学回馈家乡了。从梦想成为体操运动员的少年到香港芭蕾舞团首席演员,登上过巴黎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等艺术殿堂,主演过世界著名编导大师莫里斯·贝加的《火鸟》,如今转型成为新锐导演,吴焱的经历可谓十分丰富。对于回到家乡来打造沉浸式街区表演的契机,他笑着说:“就是大家想到一块去了,有共同的目标和愿望。”记者获悉,原本吴焱只想创作一部芭蕾舞剧,作为清名桥景区的常驻表演,但有了演出,舞台在哪里呢?何不打造一个实景舞台,让整个街区获得沉浸式体验,尤其是近年来沉浸式街区在全国各地已经成为景区标配,“我希望这个街区成为古运河边的新景点,早上是大家网红打卡地,晚上则是观赏演出聚会点。”吴焱说。

据悉,此次将突破传统芭蕾舞剧演绎模式,利用梦幻丝网结构、全息光影冰屏影像技术,以及雾森和喷泉系统等高科技现代化的演绎手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光影沉浸式芭蕾舞剧体验,以国际化标准输出民族音乐文化IP。

以《二泉映月》为创作主题

在无锡,民间音乐家阿炳家喻户晓,一首传世名曲《二泉映月》享誉国内外。这首二胡曲是无锡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文化名片,更是无锡城独特的文化资源,这也是吴焱选择此主题创作芭蕾舞剧的原因,“我一直在想,他眼睛看不见,没读过什么书,一生穷困潦倒,饱尝世态炎凉,如此生活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有这样的创作激情,写下流芳百世的曲目。如果没有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对生活的信念坚守不变,便看不到万物葳蕤、银河无恙,所以舞剧表现手法更多以阿炳内心出发。”

芭蕾舞剧《二泉映月》全剧共分三幕,以当下最前沿的多维度3D景深光影舞台技术手段及多种艺术融合共同创作,颠覆了以往的任何表现形式,更加注重挖掘人物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寄托,将阿炳的精神层面拟人化,作为舞剧的第一视角,带领观众入戏。据悉,演出舞台将搭建在水上,一共50分钟,有群舞、双人舞也有单人舞表演。“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一组女子群舞,江南韵味很足,在水上翩翩起舞,一共4分钟的时间,大家会有梦回江南的感觉。”吴焱表示,想让三百位来看演出的观众都能沉浸式体验到这种艺术震撼,每个人都能成为舞台中的那束光,走进阿炳的梦境,成为月光中的音符。

丝网建筑舞台将成网红打卡地

《二泉映月》沉浸式舞台将首次采用一种特殊的介质进行投影——丝网建筑,这也是整个沉浸式街区主视觉设计。“这种形式目前在国内极少,必然会成为网红打卡地。特别之处在于建筑通体由金属丝网制作而成,远远望去犹如飘浮在空中一般,金属丝网这种普通而又充满工业感的材料,充满了诗意与轻巧浪漫的暗示。到了晚上,这些丝网结构就成了光影多媒体,能随意构筑出各种影像,营造出的场景似有若无,绚丽多彩如梦如幻。”吴焱表示,锡钢浜运河汇也将成为目前国内最大体量的丝网构筑式舞台,舞台上演出的同时,通过丝网构筑和全息光影冰屏技术,配以水陆联动演绎形式,营造视听升级的震撼观演效果,让观众充分调动自己的五官,融入主客共享、天人合一的沉浸境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