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的“解忧热线”。“喂,潘阿姨,我车被人堵住了,您能找车主来给挪一挪吗?”“喂,老潘啊,小区有阿姨摔了,阿能过来帮个忙?”

今年78岁的潘雯,是狮山横塘街道馨泰社区的四支部书记,也是不少人都知道的“解忧人”。每当社区的老年朋友遇到难以解决的生活困难,她的24小时“解忧热线”都会响起。

说起来,这个“解忧热线”已经存在了不少年头。2007年6月,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一直热衷于爱心事业的潘雯,将自己的小灵通开通成了“24小时爱心热线”并在社区公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到挪车,大到送医,只要居民有诉求,只要在她的能力范围内,她都会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问题。而有些她没法解决的事,她还会叫上“后援队”帮忙,大家各司其职,互相照应,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一件件大事小事。很多被服务的居民大受感动,纷纷主动加入“24小时爱心热线”,15年来,累计300多个志愿者在“24小时爱心热线”上出过力,这个热线,也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110”。

结对帮扶数十个家庭。除了爱心热线,潘雯还组织成立了“党员爱心小组”。社区的许多孤寡老人、困难群众,都因为爱心结对帮扶收获了更便利、更温暖的生活。在组里,潘雯无疑是顶梁柱一般的存在。光她一个人就先后结对了几十位老人,帮孤寡老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也陪他们唠家常、谈心事……服务居民,仿佛成了她退休后的“第二份工作”,而这份工作,没有双休,也没有报酬,对她来说,能帮到一点是一点。起先,因为结对的对象多,潘雯还给自己排了一张表,列好什么时候去哪家,以保证每份关爱都不会疏漏。如今这么多年过去,有人搬家离开馨泰,也有老人已经离世,这些结对的老人大概还剩20来位。而潘雯也早已不再需要表格的辅助,这20来位老人的状况、需求,都在她心中。长年累月的坚守,她早已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而这不似亲人胜似亲人的真切感动,也影响了社区的其他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党员爱心小组”,将结对帮扶不断传递。

带领老书记冲锋基层治理。年华老去更抖擞。退休以来,潘雯一直把社区当做自己的第二个“职场”,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居民。如今,岁月化成皱纹,日渐爬满她的额头,她却依然精神抖擞,在社区治理的各个角落发挥余热。馨泰社区是狮山横塘街道的老小区之一,常住人口有24000余人,日常事务繁杂,而居委会工作人员仅15人,靠社区单一力量治理小区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社区第四支部的书记,潘雯通过社区搭建平台,与几名老党员、老书记带头组建自管委,壮大队伍力量,招募了75名志愿者参与社区自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社区治安巡逻、垃圾分类、纠纷调解中,他们是发现问题的“啄木鸟”,身体力行第一时间处置问题,只为守护社区这棵“大树”的健康。在疫情防控中,他们还成立了“口罩督查突击队”,提醒居民正确佩戴口罩,注意做好健康防护,在宣传教育、小区门岗、区域核酸检测的一线,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书记带领着志愿者冲锋在前,为社区防疫构筑坚强力量。

前两年,因为身体原因,精力上无法全天候在线,潘雯卸下了“24小时爱心热线”的重担,只留白天的部分时间接听热线。但她还是会腾出时间,陪孤寡老人读书读报、聊天解闷,要是实在腾不出空来,就给老人们打电话请个假,怎么也要聊上几句。

这些年,潘雯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心奉献,也让她收获了“省百名优秀志愿者”“省老有所为人物奖”“苏州市首届志愿之星十佳个人”“苏州市第二届姑苏老年之星”“苏州市十佳党员志愿者”等诸多荣誉,2008年还光荣当选为高新区人大代表。但她对这些荣誉不以为意,她总是摆摆手,云淡风轻地说:“有人说我就是劳碌命,闲不下来。可身为一名党员,我觉得这些都是我该做的。而且在帮助他们、陪伴他们的过程中,我自己也会觉得很快乐,这不就够了吗。”(狮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