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半小时下班,领导紧急通知5分钟后开会。

小王赶快把手头着急的事处理了,拿着纸笔手机走进会议室。

大家到齐后,领导开始讲话了。

领导把紧急事件分工布置完后,又把近期的工作重点给大家梳理了下。对本周工作出现问题的小李和小张,进行了批评。

小张对于领导的批评表示不满,阐述了自己的理由。领导不满小张顶嘴,又批评了小张一番。

一小时后,会议结束……

小王疲惫地走出会议室,觉得自己浪费了55分钟。为什么是55分钟?因为整个会议和小王有关的内容,只有5分钟。而且还耽误了正常的下班……现在还要加班把没干完的工作干完。

这种会议常见吧?是不是打工的人日常呢?不管和自己有没有关系,都得开到最后。最恨的就是快下班的时候还要开会。

我咨询了身边大多数职场人,90%的人都讨厌开会。

那10%喜欢开会的人,基本是老板和部门负责人。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讨厌开会?

我觉得理由有以下三点:

1、开会浪费时间

本来是部门里面1-2个人负责的工作,却叫大家都来开会,会议内容跟其他人无关;就跟上面例子中的小王开的会一样。

2、走形式的开会

说好是讨论,最后还是领导一言堂;

说好要听听大家的意见,最后变成了通知和要求;

3、开会跑题

议题不清楚,准备不充分,讨论变闲扯;

领导讲着讲着,开始批评员工。

如果开会是避免不了的职场生活,那如何才能把它有效地利用起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呢?

在《学习敏锐度》一书中,作者瑞米给我们提了个好建议——记录会议纪要

肯定会有朋友说,那不是秘书干的事么,我一个搞业务/技术的,为什么要做会议纪要呢?

理由很简单:

1、通过专心聆听锻炼专注度;

2、养成速记的习惯,锻炼快速思考的能力;

3、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判断、分类、整理、归纳

那如何通过记录会议纪要,提高自己的上述能力呢?

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 会议记录的结构

首先,列出时间、地点、人员等基本信息;

其次,基本格式要由结论、责任人和跟进点这三个要素构成。

最后,如果未能达成共识的事项,要明确列出“未决问题”。

  • 会议记录不是流水账,应该只包括讨论结论和后续行动是一份责任明确的行动计划。
  • 会议记录建议用“清单体”,这样方便大家快速阅读抓住重点。

每个清单都应包含的基本元素是一样的:我们要做什么事,谁负责,什么时间完成,需要交付什么结果。

  • 会议记录邮件标题要明确。

向其他人发送会议记录时,务必写清“您负责的第几项事项”。

如果每次会议,你都能把这些记下来,不仅会训练你的洞察力,还会让你知道同事在干工作中,到底有没有把自己的工作推给你。

当然,这只是初级的锻炼,要想更快速地提高自己,后面两个方法你可一定不能不知道。

方法二:总结领导的发言,学习其思考和表达,并了解其对业务的洞见。

这个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很难。

我的理解是,你可以把自己当成会议的主持人。学习下如何快速地从领导的讲话中抓住重点,然后总结拔高。

我认识一个老领导,每次单位有特别高级别的会议,都喜欢讲他当主持人,为什么?

因为这位老领导水平高啊!

领导讲话的时候,他偶尔写几笔。等领导讲完,上去总结的时候,人家一下就能把高度提起来。

上面下来的领导对他的总结都特别满意。

最后一个方法:通过向自己提问,持续锻炼自己做出第3选择的能力。

(第3选择即所有事情 都是有第3选择,共赢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当我们遇到问题、和别人发生冲突、想法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启“上帝视角”,思考当下的问题,反复寻找可能让大家满意的解决方案。

那问自己些什么呢?可以试试:

我当前面对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我能想到的各种结果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能不能想到其他解决方案?

不管成功失败,我能从中学到什么?

如果你想锻炼自己各项能力,提高自己的洞察力,那这个方法你真的可以试一试。

毕竟在工作生活中,会议真的很多,如果在别人开会玩手机,开小差的时候,你用会议记录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不就是一件变废为宝的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