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新时代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擦亮高颜值生态底色,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强富美高”宏伟蓝图,正持续化为美好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丽苏州,生态优颜值高,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这十年间,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丽苏州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苏州的碧水蓝天,见证着百姓富、生态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渔三代”沈雪荣告别了风餐露宿的水上生活,加入吴中区金庭水利水务管理服务站,成为一名太湖生态保护的参与者。这些年来,在政府和岛民共同努力下,太湖生态有了明显改善,一到节假日,上岛度假的客流不息,农产品不愁销路,大家真正感受到了绿水青山间自家生活质量的提升。

从“靠水吃水”到“护水吃水”,这十年间,太湖美了,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

苏州十年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打造出一张张亮丽的“生态名片”,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持续加快电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化工、印染等高排放产业结构转型,加快推进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和清洁原料替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标准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在治气方面,围绕“压煤、减污、控车、降尘、禁燃”等环节,推进治理提升。在治水方面,开展“消劣争优”行动,深入开展长江环境大整治、太湖综合治理和阳澄湖水生态修复。在治土方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筛选、关闭搬迁化工企业和涉重企业遗留地块排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崦翡翠》梁龙

全市美丽自然风貌纷纷重现

昆山天福湿地修复项目获评全球“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姑苏区的“口袋公园”变成了绿地公园,让百姓有了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常熟市、太仓市、吴江区、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乡镇(街道)曾分布着的“散乱污”企业,成了最美绿色廊道、新兴产业园。吴中区发布《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规划》,消夏湾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入选“国务院水污染防治典型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居苏州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苏州模式”正叫响全国,苏州的乡村,有你向往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常熟市辛庄镇桃园村沧泾外里浜宅基,鲜花簇簇、流水潺潺,主题墙绘点缀于各处,三两村民在小游园议事亭里唠唠家常,颇具现代版“世外桃源”风貌。

2013年,桃园村开始推进“三星级”康居乡村、整洁村庄等项目工程建设。2020年,常熟启动“千村美居”工程,实施全域美丽宜居村庄优化提升。桃园村基础扎实,“千村美居”工程快速全面铺开,当年就实现了整村覆盖,获评“苏州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十年来,苏州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进程,逐步打造出“让城市更向往”的乡村振兴“亮眼名片”。

这十年,是一场从机制到“配置”的系统实践

十大板块因地制宜,创新“配置”各类工作法:张家港制定“一村一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档案;吴江区在民营企业聚集、外来人口众多的村庄探索“红黄绿三色榜”管理体系;吴中区探索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张网、双联合、三随机、四个一”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十年,是一场从重点到全域的有机递进

2020年,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统领,构建由特色精品乡村、特色康居乡村、特色宜居乡村三类建设标准组成的乡村建设体系。目前,全市累计建成3592个市级特色康居乡村和70个特色康居示范区,基本实现集聚提升类和特色保护类村庄全覆盖,特色康居(宜居)乡村占比达9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十年,是一场从“颜值”到“气质”的整体蜕变

苏州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不仅“颜值”高,而且“里子”实,道路、饮水、文化等都实现了“高配”。2021年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累计完成12838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达到63.57万户,全市自然村覆盖率达到96.16%,让农民真正过上了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色苏州

苏州坚持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部署,这条“黄金水道”活力迸发,生态效益日益彰显,真正“还绿于江,还江于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家港湾位于张家港市德积街道,上起老沙码头,下至段山港,全长约12公里。

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深入实施,2019年,张家港市将这里9公里生产岸线全面调整为生态岸线,实施百年江堤提升、水产养殖清理、生产岸线腾退、道路交通优化、生态环境修复等“五大提升工程”,打造“最美江滩、最美江堤、最美江村、最美江湾”。

张家港湾蝶变焕新,每年来永兴村的市民及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农民人均年增收1000元左右。

近年来,苏州全力攻坚,长江环境整治,坚决扛起“共抓大保护”的历史责任

书写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苏州答卷”。

构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

苏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组织开展《苏州市长江岸线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等,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布局优化、交通支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生态环境修复倒逼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

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和省“实施细则”,管住控好排放大、耗能高、产能过剩的产业,确保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狠抓岸上控源截污,紧盯涉及长江的环境违法违规问题。苏州把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全面实现无捕捞渔船、无捕捞网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的“四无”和清船、清网、清江、清湖的“四清”工作目标,有效维护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种惬意叫休闲在苏州”,这些年的苏州,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百姓的生活更惬意了,苏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苏州正从生态强市,向绿色典范城市迈进,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