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氮化镓充电器横空出世以来,就一直在使用,背着电脑出差只需要带一个充电头就够了,而且小巧便携不占空间,充电性能也有保障,实属最佳数码配件,之前一直用努比亚氘锋 120W 氮化镓充电头,现在又推出新品 100W 氮化镓充电头,会带来哪些改变呢?一起和我来看看吧。感谢 ZEALER 提供本次产品体验。

产品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外包装的装帧设计来看,依然沿袭了上一代的外观设计,极简的包装,正面印刷产品图直观地表现了产品的特征,比如 4 个输出接口,以及熟悉的「氘」、「100W」、「GaN」相关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副快充套装,配备了 100W 双 Type-C 口快充数据线,除了说明书之外也没有其它配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电头的外观沿袭了前几代的设计,依然采用聚碳酸酯外壳,银色主色调,「氘」字图案赋予了极强的辨识度。自带可折叠插头,便携易收纳,金属插头表面做了圆角处理并且打磨光滑,不会划伤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电头的插头折叠好之后,略微露出一点,可以很方便地打开,个人觉得这是很人性化的设计。充电头详细的性能数据、产品参数也都标识在这里,使用时被隐藏,不影响设计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电头设计了四个输出接口,三个 Type-C 接口,一个 USB-A 接口依次排列。就接口数量而言,这已是氮化镓充电头的顶配。如你所见,透明外壳是这款充电头的特色设计,透过外壳,能清晰地看见内部的元器件,呈现硬核科技美学,彰显另类个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电头的尺寸是 68mm x 68mm x 31mm,重约 230g,像一个小正方体,大小正好能放在手掌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前两代充电头相比,体积不仅缩小,而且接口增多,此外透明外壳的设计带来更高的颜值,同样也充满个性化,可彰显使用者的个性。

产品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工具测试 C1 接口的快充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工具测试 C2 接口的快充协议,和 C1 是一模一样的,支持多种快充协议并且兼容不同品牌的设备。支持苹果、三星、华为手机的快充协议,并且支持 QC2.0\QC3.0\PD3.0 快充协议(图中绿色表示支持,红色表示不支持)。检测 PD 报文协议分别是5V/3A、9V/3A、12V/3A、15V/3A、20V/5A,最大输出 100W. 两个接口都支持 PPS 协议,属于 PD3.0 协议的分支,可实现电压电流动态调节,兼容性更好,最大可输出 105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工具测试 C3 接口的快充协议,和 C1\C2 接口差不多,同样支持动态 PPS 协议,但是对输出电流做了限制,只能输出不超过 30W 的快充功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 C 口,A 口支持的快充协议较少,不支持 QC4.0,也不支持 PD 快充协议,但是也支持最大 30W 的快充功率输出,在符合相应的协议下,比如图中测试的 QC2.0、QC3.0 协议,也能实现快充。

综合来看,四个输出接口单独使用,都能实现快充需求,能满足当下主流设备使用,因为现在的手机类产品也都是兼容多种快充协议的,只要有一种能对上就没问题,虽然可能达不到该设备最高级别的快充,但是普通快充也足够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电头最高支持 100W 输出,C1 和 C2 输出口单独使用时都可以输出最高 100W,也就是说仅使用 C1 或 C2 口都可以给笔记本充电,目前已覆盖市面上绝大多数品牌电脑(前提是笔记本支持 USB-C 口充电的)。

实际上给笔记本充电也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功率,充电头提供 100W 的大功率输出是为了保障多接口同时使用,发挥充电头的功能性和便携性。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100W大功率快充头需搭配100W 数据线才能发挥其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也说道,单口输出 100W 意义不大,它的意义在于双口模式和三口模式同时使用时也能保障输出效率,实现设备的快充功能。比如在双口模式下,能同时支持两台笔记本的充电使用(65W+30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电头三口同时使用,也能保障电脑高效充电,图中电脑显示已接通电源并进入电源模式。充电头内置智能芯,可实现动态分配功率,智能切换电流,可根据接入设备自动识别其电量状态,从而开启/关闭高速及涓流模式,进而保护充电设备安全。

即使四口同时使用,也能保障一个 C 口输出 60W 的大功率,满足笔记本电脑这样的高功耗设备使用。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按照 C1、C2、C3、A1 的顺序优先使用,需要高功率输出的设备如电脑就固定使用 C1 口,不论其它接口怎么用,都能保障电脑正常充电使用。

注:充电过程中出现偶尔的断流属于正常现象,是智能芯在重新分配单口的功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前面的协议检测知道充电头的接口兼容多种快充协议,几乎覆盖市面主流笔记和笔记本,满足苹果、华为、小米、三星等跨品牌充电需求。但在实际充电中,不同的手机品牌设计了独家的私有充电协议,使用自家的充电头可实现超级快充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充电界面展现超充图标,所以使用第三方充电头很有可能触发不了超级快充。虽然不能触发原生设备的超级快充,但是都有符合国标的快充协议打底,所以也是能实现快充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电头使用 Efficient 散热技术,再加上氮化镓黑科技,满载状态下能够实现低温运行,实时智慧温控加快热量扩散,强力散热不烫手,守护电池健康。并且采用了温度保护、短路保护、充放电保护、硬件检测保护、通路阻抗异常保护、输出过流过压保护、输入过压保护等多重安全防护功能,在高效充电的前提下,保障了充电的安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接口输出的氮化镓充电头效率贼高,既能满足笔记本电脑的充电需求,又能满足其它三台设备的充电,一个更比四个强!使得轻装出行更方便。

除了性能强悍之外,不得不说它的颜值是超赞的,透明壳搭配金属质感的银色聚碳酸酯外壳,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对于数码爱好者来说,真的毫无抵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经常出差的人来说,只要能减少一点空间、减轻一点重量,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在当下的生活中,随身带的数码设备都需要充电,耳机、手表、手机三件套,再加上手游、平板、耳机等,快充能有效提高效率,所以一款便携式多功能充电头就很有必要。

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氮化镓技术愈发成熟,很多品牌都开始推出相应的充电头,努比亚也没有停滞,继续推出氘锋系列氮化镓充电头,这款透明探索版通过全新的设计,重新赋能,带给消费者更好的视觉和性能体验。四个输出接口,功能顶配不缩水,3 个常用的 C 口支持全系列快充协议,极大地扩展了产品的使用范围,提高了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能满足日常工作生活的使用需求,是一款不错的充电头,值得推荐。比较欠缺的是没有工作指示灯,希望后续推出的产品能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