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篇帖子火了:一位四川家长在社交平台发文说,她的儿子刚上小学二年级,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就在班级群发了 “班干部竞选岗位表”,为全班51个孩子设置了53个岗位。“老师为了公平,也是煞费苦心了!”这位家长说。

“饮水机长”“走廊廊长”“桌长”“窗台台长”“前门管理员”……这些都是四川这位小学班主任为同学们设置的班干部岗位,跟班长、学习委员等“传统岗位”比起来,认真中带点离谱。

此事引起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是班主任的善意,让人人被需要,事事有人管,以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让每个学生都能被肯定,在班级中找到存在感。质疑者认为,这是迎合“官本位”意识,以“人人有官做”来满足孩子的参与管理愿望。

这位班主任的“创新”,其实并不新鲜。

2020年9月,四川宣汉县某中学的一个班级,62名学生都是班干部,有电灯、风扇、厕所等管理员职务。老师表示,担任职务代表某种责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再早一点,2003年,吉林长春某中学700名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办法就是大家都当“班干部”,比如管花草的“花长”、管桌椅的“桌长”、管窗台的“台长”……

如此创新,褒贬不一。有人叫好,认为“官位”确实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不以成绩安排“位子”,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每个孩子都能认识到自己是有用的。从弊端来说,以“官位”满足孩子“露脸”的需要,实是助长官本位意识。

这种创新之所以被质疑,就是让人联想到成年人的世界里,当官成了事业有成的标志,没有一官半职似乎就是混得不好。有人做事就是为了位子,热衷于表面功夫,没有位子就没有工作积极性,老实做事的人反倒吃亏。

其实,让孩子有存在感,不一定要“做官”。从这个班级设置的“官位”来看,大多属于班级公共服务范畴,相当于值日生。既然如此,倒不如把“长”改成“志愿者”,培养孩子的志愿者精神,同样能激发孩子的担当意识,调动孩子对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让孩子认识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重要,比助长“官本位”意识更好。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摇动、推动、唤醒,得到的结果会大有不同。让“人人有事做”,未必就是要“人人都做官”。因为孩子们只想在班级里有参与感,为集体出一份力,能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并非要有个“官位”来体现。如果能以“人人都是志愿者”来落实日常的班级公共服务,也许对孩子的成长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