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言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呀!
通过前面两篇文章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知识链接:
新金融工具 | 终于有人把“应收款项融资”彻底讲清楚了!
新金融工具 | 终于有人把“其他债权投资”是个啥聊明白了!
本篇文章,我们继续聊第二类金融资产。
本文轮到了另一个兄弟: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本文主角——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02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类金融资产是怎么分类出来的:
这类金融资产的本质是权益工具投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股权/股票”。
权益工具投资一般不符合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大部分都会被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不过有一类资产比较特殊:
在流动性方面,企业以长期持有为目的,不打算在短期内进行出售;
在持股比例方面,这类资产持股比例较低,还未达到重大影响的持股比例。
在实务中,这类资产一般是指持股比例较小的“战略投资”。
准则给了这类资产一个特权:
在初始确认时,企业可以将这类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当然了,这个“指定”是个选择权,并不是必须指定的。
所以
这类“战略投资”可以进行指定计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
也可以不进行指定,正常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一起来看看它的会计处理。
03 会计处理
准则应用指南中的例【22】其实挺经典的,其中包含了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
本篇文章,我们就不对案例进行改编了。
在会计分录的展示上,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我做了一点调整。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单位:万元
①、2×16年5月6日,购入股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1001
贷:银行存款 1001
借:应收股利 15
贷:银行存款 15
细节一:此处,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其他金融资产一样,交易费用计入资产成本,但是不包含已宣告但未发放的股利。
剔除掉交易费用,我们可以算出此时股票的市价是5元/股,请记住这个价格。
②、2×16年5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15
贷:应收股利 15
③、2×16年6月30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9
贷: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39
细节二:此处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并不是由(5.2-5)*200计算得出
而是直接用期末的公允价值减去原公允价值。
④、2×16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4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40
⑤、2×17年5月9日,确认应收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20
贷:投资收益 20
细节三:持有期间确认的现金股利,是该项金融资产唯一能够影响损益的地方。
⑥、2×17年5月13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20
贷:应收股利 20
⑦、2×17年5月20日,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980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1001
之前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也需要一并转出,并影响留存收益。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0.1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0.9
贷: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1
细节四:调整留存收益时,不要忘记调整盈余公积。
这最后一笔分录看着有点复杂,我们将其简化一下。
其本质上就是初始成本与最终售价之间的差额,全部影响留存收益。
借:银行存款 980
借:留存收益 21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1001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挖过一个坑,这个坑在这里算是填上了。
虽然你无法通过现金流量测试,但还是让你破格进入了原本不属于你的圈子。
那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在处置的时候不允许影响损益。
04 总结一下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所计量的是企业所持有的股权。
除了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能够影响当期损益外。
其他相关的利得和损失均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后续不得转入损益。
下一篇,我们将学习最后一项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
敬请期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