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帮助更多人,需要自己的位置足够高。

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愿意帮助别人,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想要帮助更多人,就要自己先强大起来。

就像是《沧浪之水》中的池大为,想为百姓做点事,但是却看不惯世俗的一切,经历了很多事情后,终于醒悟,想要为百姓做事,首先自己就得融入世俗。

最近,90后教师回乡种田的事情冲上热搜,令人感慨,想要为农村的学生做点事情,却身不由己,虽然内心充满了希望,却不得不面对生活的柴米油盐。

看到这一幕,有网友留言:情怀不能当饭吃,还得先解决生存问题。

情怀是精神食粮,是让人每天奋斗的动力,但是光有理想还不行,需要面对现实,先解决生活的柴米油盐,如果自己吃不饱,大谈理想,往往会曲高和寡。

山村支教是很艰难的事情,之所以需要去支教,就是这里的条件太差了,不仅没有像样的教室,也没有太多教师,主动请缨的,只能解决知识问题,却解决不了学校的硬件问题。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去支教,也面对着多重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教,是通往心灵的不归路

36,是一个很普通的数字,而36岁,对很多人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36岁,是奔向40岁的年纪了,有家有业,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孩子教育问题,老人赡养问题,工作竞争问题。

36岁,对于侯长亮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是他告别讲台的日子,支教11年,不管是否画上圆满句话,都要离开这里,回到农村,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36岁,也是无法再考教师编制的年纪,也就意味着,他从此都和教师编制无缘,只能以支教的形式去工作。

11年的支教,让侯长亮成为了一名网红教师,在镜头下的他,安静,自然,他用短视频记录支教生活,获得了上千万的点赞。

对侯长亮来说,支教,就是通往心灵的一条不归路,他从小生活在农村,深知农村教育的不容易,他想用自己的行为,可以帮助更多人改变现状。

从毕业开始,他就走上了支教的道路,从无到有,从有到丰富,一所学校的条件好起来,他就主动离开,去下一所更贫瘠的学校。

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令人佩服,从视频那些点赞就可以感受到,很多人和他一样,也有一颗善良的心,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做出这样的决定,理想和现实,总是隔着很厚的一堵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是现实中的柴米油盐

支教的很多老师,没有编制,所以工资很低,每个月只有800元,平时休息,还有人去摆摊贴补家用。有的人是为了熬时间转正,有的人是大爱无疆,只想为农村教育多出力。

当侯长亮最后工作的学校被合并后,他支教的生涯也就此结束,和妻子回到家乡,计划种地。

妻子也是和自己一起支教的老师,这11年的教学生涯,侯长亮除了收获了心灵的满足感,也收获了风雨同舟的爱情。最终修成正果。在结婚的时候,还有过去教过的学生来到现场,有几个都在读大学。

如果不是侯长亮老师,这些学生恐怕早已经辍学,如今成为了大学生,心里的感激不是三言两语能表达清楚的。

侯长亮不想去支教了,也不想进入编制,开始直播助农,帮助偏远地区的农民卖农产品。甚至这成为了他长远的规划。

36岁这一年,他开始面对现实,开始存钱,开始思考以后孩子的养育问题,以及父母的养老问题,甚至还有很多现实的因素要考虑。

虽然他已经离开了讲台,他仍会记得在山间漫步的时光。夏季的景色最美,山间开满层层叠叠的花海。

母亲也希望他能出去找一份工作,但是自己的选择,自己愿意就好,家里不干涉。

在理想和现实中间,侯长亮也意识到:一个人对群体的贡献,实在太有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梦想,是理想和现实的结合

有梦想的人生是精彩的,但是梦总会醒过来。那就是现实。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有两条路,一条用心走,叫梦想之路,一条用脚走,叫现实之路。太感性面对不了柴米油盐,太理性又过不了风花雪月。

我们都有过去远方的梦想,以为心安就是美好的,只有经历了人间烟火之后才明白,柴米油盐,才是心安的根本。

繁华落尽才明白,最好的梦想,莫过于解决了温饱,心有余力帮助更多人。是理想和现实的融合,而不是放弃生活,或者放弃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了梦想,人如同行尸走肉,没有了生活,也显得枯燥乏味。真正的生活,是余晖落尽后回归温饱的真实。也是柴米油盐后琐碎的平淡。

梦想,就是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手持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梦。

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只要心中有爱,这世间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朝一夕都是你的万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