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云海
经典就是经典,经久而不褪色。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 Gordon W.Allport)的《偏见的本质》( The nature of prejudice)一书,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就一直是关于偏见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奠基性的权威著作。该书的观点基于20世纪上半叶的案例和实证研究,但是正如哈佛大学心理学系马扎林·贝纳基教授在序言中指出,“奥尔波特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后来的数据所揭示的一致,事实上,除了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论述,奥尔波特在其他方面的观点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看来,几乎是没有错误的”。
2020年,该书中文版出版。尽管距离首次出版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而且书中的观点是基于美国人的视角,但该书对于偏见的本质、偏见的深层次根源,以及化解社会偏见的方案,放在今天中国的情景下,仍然有很强的解释力,能够给读者带来很多共鸣。
一、偏见无处不在
偏见可以简单定义为“没有足够的依据,就把别人往坏处想”。
电影《十二公民》中,在某政法大学扮演陪审团成员的12位学生家长,围绕“20岁富二代杀父罪名是否成立”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表决。12位主角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职业,性格各异,对这个世界有着各自的理解,所以,尽管他们都追求案件的公正结果,但是在争论的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偏见。比如,说起“富二代”,就与“骄奢淫逸”“道德败坏”联系在一起,把“富二代”的刻板印象投射到“富二代”群体中的个人,不加论证的认定案例中的年轻人有罪,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群体偏见;对于认真论证案件证据的人,就给他贴上“爱找事儿”“较真”的标签;偏见最明显的是十号陪审员(北京房东),对河南人、大学保安、进城务工人员,甚至对租客,他在言语中都带着一系列的偏见。
影片折射出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偏见和歧视是无所不在的。它们以或显性(如语言和行为)或隐性(如无意识偏见)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地域、职业、性别、弱势群体等等都可能成为偏见和歧视的对象。比如新冠疫情期间的地域偏见。
对这一现象,奥尔波特解释道,人有一种产生偏见的倾向。人性中自然而正常的本能使他们易于做出泛化、概念和分类,这些都是对经验世界的过度简化。即使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人们依旧能够根据传闻、情感投射和幻想形成偏见。
二、偏见形成的深层次根源
奥尔波特借助历史、社会文化、情景、社会化、人格动力、现象学等6种不同方法,从社会结构和个人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偏见产生的根源。这些视角互为补充,其中任何单一的方法都没法帮助我们看到问题的全景,它们就像一连串的钥匙,其中每一把都能够打开一扇通往真知的门。
一个人带有偏见,首先是因为他在以某种特定方式感知到他对其抱有偏见的对象。也就是说,人是针对他面前的情况直接作出反应的,他回应的方式遵循着他对世界的看法。在感知塑造的过程中,刻板印象起着显著的作用。(现象学的解释)
然而,人们的感知方式是由其人格决定的,而人格又被其经历的社会化过程(家庭、学校、社区对其的教养)所塑造。挫折理论和性格结构理论有助于理解这个问题。挫折理论也称为替罪羊理论,其假定人类本性缺乏危险,而剥夺和挫折(比如经济萧条期间可能带来的失业)会造成或加剧偏见,导致敌对冲动,如果不加以控制,愤怒可能会被迁移到另一名受害者身上,从而可能会对少数群体产生冲击。性格结构理论则认为,只有特定类型的人才会发展出日常的偏见。这类人群总是缺乏安全感并感觉焦虑,大多数持有高度偏见的人在早年与自己的父母缺乏安全亲密的关系,因此他们在成年后的所有人际关系中,都渴求确定性、不可改变性、权威性,这种模式使他们排除并恐惧那些自己并不熟悉,或让他们缺少安全感的群体。(人格动力学、社会化的解释)
现存的社会结构也是人们社会化进程中的因素之一,决定了人们的感知,比如社会文化、历史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因果影响更为遥远。历史情境会影响或制造偏见,从而引发族群的冲突,例如美国针对黑人的偏见就是历史遗留问题,其根源在于奴隶制,北方投机客,以及内战后南方重建的失败。强调历史背景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任何地方存在的任何偏见模式,以及当下的冲突。在社会文化方面,导致偏见和群体冲突的因素包括文化传统,外群体和内群体社会地位的相对变化,人口的密度,群体之间所存在联结的种类等。(历史、社会文化的解释)
三、如何消除偏见
对于偏见和歧视的根源的研究,意义在于能够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社会政策制定,以减少歧视,或使人们的态度向更宽容的方向转变,从而改善群体之间关系。作者总结并评估了几种可能的方案:
立法
正式教育方法
接触与结识方案
集体再培训
大众媒体
训诫
个体治疗
例如接触与结识方案,是努力把各个群体的成员聚集在一起,通过参加共同的活动,比如组织社区的“邻里节日”活动,来增进彼此的尊重。在这个过程中,共同的活动使仇恨消除,并助长了人们的宽容态度,增加人们对彼此的宽容。但这绝非易事。只有在日常有目的的追求、避免虚假刻意、满意社区裁决、倡导平等社会地位的情况下,接触和结识的方案才能获得最大的成效。
通过广告、电影等大众传媒来进行支持宽容态度的宣传,可以成为控制偏见的有效手段。在媒体工作中有一种金字塔刺激原理,认为单凭一个节目是不够的,一个节目或电影能够对人们产生轻微的影响,但是几个相关节目所能产生的效果显然更为显著,所以必须构成一项运动,才能够引起轰动。
更为有效的方法可能是心理治疗。精神分析是心理治疗的方式之一。通过长期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的访谈(约三个小时),讨论患者身上的个人问题,当患者深入了解整个价值观念时,发觉自身偏见的来源,那么,他往往能够获得新的视角,从理性的角度看待偏见。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能够发现一种整体而言更为健康、更具有建设性的生活方式,那么他的偏见可能就会减轻。
上述方案实际上分为两类,强调社会结构变化的方案(例如立法、住房改革、行政法规)和强调个人结构变化的方案(跨文化教育、儿童训练、劝诫)。这两种方案是相辅相成的。比如采取跨文化教育的方案,我们可能需要从社会结构上,相应的改变学校制度,或者改善大众传媒的做法。这些方案基于全书对偏见深层次根源的探讨,具有很强针对性,需要加以综合运用。
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少点偏见,多些包容,每个人都能够常以宽容待人,也被他人宽容以待!
参考资料:
[美]戈登·奥尔波特,《偏见的本质》,九州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
陈彩霞,《十二公民》:偏见与正义的冲突,《戏剧之家》,2020年第24期
新华社,《“我不是病毒,我是人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