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家都特别关注养老的相关问题。特别是很多70后、80后,前几年可能还觉得自己距离退休养老很遥远,可随着70后女职工这几年已经逐渐开始退休,70后80后才突然意识到,原来养老问题离自己已经不再遥远了,可以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好好做一个规划了。

那么说到养老,大家会想到哪些方式呢?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或者是传统观念比较重的老人应该还保留着养儿防老的想法,觉得孩子小的时候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等自己年迈了,理应住在孩子家由孩子来赡养自己。可有些观念较为新潮的老人则认为现如今的年轻人已经够辛苦压力够大的了,自己不该再为孩子增添负担,所以他们会觉得到养老院养老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也有人认为呢,去养老院毕竟不是自己熟悉的环境,多少会感觉不自在,觉得还是在自己家里养老最为妥当...

的确,咱们有句俗话叫“哪好也不如家好”,中国人是尤为恋家的,一个人在自己家里生活几十年,已经习惯了,让他去哪居住他都不适应。正好最近这段时间二十大上就有很多关于养老方面的消息,其中就提到了这个“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空间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说到居家养老啊,并不是近两年才有的新鲜事,之前不少房企就切入养老行业,开发养老楼盘、养老小镇等等。而且近些年来有很多物业公司,也都在积极探索“物业+养老”落地模式,想为老人们提供一种既熟悉又舒适的养老模式。

目前从房企和物业方面切入的养老产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建立养老机构,集中式养老的方式来解决养老需求;二是结合国内特点,通过物业重点发展居家式养老。而在目前的情况下,由物业公司承担养老服务,或者主动选择养老服务作为增值业务是大势所趋。因为现在很多老人都向往能够居家养老,而居家养老这个模式一旦大面积流行,谁更有优势?毋庸置疑,肯定是物业公司啊。

现如今的物业公司很多都非常人性化,想的非常周到了。并不是再早时候咱们想的那样,简单的打扫一下楼道,做做小区内的绿化,电梯或者公共设施坏了找物业的师傅来修理一下。现在很多物业都把服务融入到更多的细微末节当中,讲究一个词——关怀。我家附近有个小区人家那个物业就特别让人觉得温暖,比如有业主从外面拎了很多菜往小区大门走,人家保安远远看见就赶快那一个手推车送到业主跟前,我还听说有的物业会主动在小区封控的时候挨家挨户送蔬菜包,以解业主的燃眉之急,等等。

总之,物业公司是离居民生活最近的公司,是最容易让居民感受到关怀与温暖的。所以在居家养老这个赛道上,物业公司是占先天优势的。另外,前两年住建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其中提到,支持物业服务企业根据自身条件,结合养老需求,成立独立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经营。

种种信号表明,未来以物业发力的居家养老模式将成为新的主流养老模式。也希望随着居家养老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老人能从中得到实惠,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