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主题为识别卒中早一秒 挽救大脑恢复好

为提高市民对脑卒中的认识

宣传卒中防治知识

中大五院将举办2022年“世界卒中日”义诊活动

义诊时间:10月28日上午11:00-12:00

义诊地点:中大五院门诊二楼

义诊内容:检测血压、疾病健康咨询、发放脑血管病健康管理手册

快速识别卒中,把握宝贵时间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等“五高”特点,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研究显示,大血管闭塞所致的卒中发生后,每分钟约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脑组织及其所支配的运动、语言、认知及情感等多个功能也将同步丧失,难以恢复。

中大五院脑血管病科张雷主任表示,如果能在早期识别卒中症状,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及时送到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卒中中心,得到规范的血管开通治疗,大多数患者能明显甚至完全恢复。

“中风120”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2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0)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存在上述三个症状中的任何一个,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到有卒中救治资质的医院进行诊治。

挽救生命争分夺秒

52岁的黄某因未正常上班,同事寻至住处发现其昏迷不醒,被送到当地医院评估后立即转至中大五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院前卒中预警系统,中大五院卒中救治团队在患者到达后对其病情迅速开展评估,患者已经出现了呼吸衰竭,医生判断其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都发生了闭塞,是病情最危重的一种急性脑梗死,考虑患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呼吸及循环中枢都在梗死区内,如不及时开通血管,死亡率超过9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雷主任介绍,“经过医院多模式影像评估,我们发现患者仍有大量可挽救的脑组织,卒中救治团队及时进行了微创取栓,开通了血管,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时生活完全自理。”

评估卒中危险,牢记“8+2”

为帮助市民评估自己的中风危险程度,国家脑防委发布了简单易行的脑卒中“8+2”危险评分方法。

“8”是指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等8项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

“2”是指发生过脑卒中或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过性的脑卒中症状,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

高危人群:具有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或发生过脑卒中;或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判断为高危的人群要立即到正规医院专科进行有效干预。

中危人群: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且患有1项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

低危人群: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且无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