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这一句古文名言上了热搜: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孟子·告子下》

主要原因是这句话的使用频率太高了,日常几乎谁都会用,但是突然对这句名言的内容出现了争议。

有网友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于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众人纷纷发表意见,多数人的记忆里都是“斯人”,也有部分人的记忆里是“是人”。有意思的是,抱有“斯人”的记忆群体多数为70、80后,抱有“是人”的记忆群体多数是90、00后。不知道如果考试出了这个填空题到底谁对谁错?我想老师不论看到哪个答案都会算正确的。

这事的真相到底如何?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成为热点之后,各方的快速回应很快就出现了。相关记者已经联系到了人教版中学语文编辑部,对方表示从1961年版开始就已经是“是人”了。此外,专家也已经回应,确认是“是人”无疑。并解释了会出现“斯人”这种群体学错现象的原因:1、两个版本的古文献都存在;2、庄子那个年代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口述为主,学生事后整理;3、“斯”和“是”都可以是“这”的意思;4、曼德拉效应(它指的是一大群没有任何关联的人,不约而同地对过去发生的某些事情抱有相同的“错误记忆”,甚至还能绘声绘色地回忆起具体细节。这个效应在日漫《柯南》也有过案件展示。)

这次的事件热度比较高,是关于字形的认识偏差,让大家觉得自己少年时上了个假学。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字音的偏差更会让人觉得自己是不是学了假字。

口角,这个词大家能知道读什么吗?肯定分成两拨,一拨人念口jiao(三声),一拨人念口jue(二声),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偏差呢?是因为这个字音的读法被改过,原来是前者,后来改为了后者,于是同是一个国家的人,同一种语言,读音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好在大家都能听懂这是什么意思,除了这个词,还有很多类似的字,可能你在读书的时候念的读音,现在的书本都已经改了。一起来看看吧:

说客,现读shuō,原读shuì;

确凿,现读záo,原读zuò;

押解,现读jiě,原读xiè;

还有很多:铁骑qí 、荨xún麻疹、咱 zán们、作 zuō料等等

还有著名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等等

相信80后以前的同学都很难接受吧,没想到时间过着过着,我们每天用于交流的普通话竟然悄悄地在发生着变化。以前上学的时候,通假字、多音字那是语文考试的重点,现在好了,多音字正在减少,不知道是出于交流的需求还是减负的目的,反正当下的很多字再也不是大家上学时候的读音了,这样的做法是好是坏呢?很难下定论。

文字的发展本来就是由音而来,就是最早的甲骨文,也是根据人的发音而去匹配相应的字形(慢慢地才从形转向音)。中国民族多、地域广,当初在编写字典时,会去收集一些地方人的读音,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相同的字出现了很多读音,同样的,相同音也出现了很多相同的“字”。

比如说,以前窗户多是纸糊的,很容易破,出现一个“洞”,南方叫“孔”,北方就说“窟窿”。有意思的是,“窟窿”连读,发音就是“孔”。北方叫“虎”,南方一些地方叫“於菟(wūtú),实际上亦很接近。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其实就是因为字原本来源于音,古时候上学本就是一件奢侈的事,识字率偏低,所以文字的传播,远不及随着人口流动带来的语音传播快速。

人口的地域分布形成了中国各地的方言,因为其地域不同所以发音的方式不同,轻重音的位置也不一样,但是多数的方言都有一个特点,在普通话中能找到相应的痕迹。仔细品味一下自己的方言,再和普通话中的词语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了,其实很多方言之所以与普通话不同,主要就是因为,方言在流传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其音发生了演变,从而以现在的结果来看,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了。

字音也好、字形也罢,读什么、怎么写,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文字和读音的诞生,主要作用是为了交流和记录,只有形成统一、固化的、大家普遍认可的文字和读音,我们才有了共同交流的基础。不能为了彰显学术需要而去改变普遍的认知。文字很神圣,它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载体,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不应该总是去变动它。